再次踏入龍陵縣,龍天無暇顧及周遭的旖旎風光,滿腦子皆是如何在這亂世中搞錢的盤算。
不過,在付諸行動之前,他趕忙差人將董明請來。
龍天心裡清楚,若想在這龍陵縣站穩腳跟,幹出一番事業,首先得對縣裡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有個透徹的瞭解。
他打算統計縣城裡的工廠數量、倉庫物資儲備情況,諸如糧食儲備量、可用的金屬材料種類與數量等;還要詳盡知曉縣城人口數量、年齡分佈狀況,仔細排查有無軍事或技術專長人員,唯有如此,才能為後續組建軍事力量與後勤團隊做好充分準備。
畢竟,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在未來的諸多挑戰中百戰百勝。
不多時,董明匆匆趕來。
龍天見他到了,便將心中盤桓已久的疑惑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
“少爺,如今正值戰亂時期,人力倒是最不缺的,咱們這兒處於大後方,從遠處逃難而來的難民多得很,大街上到處都是流民。” 董明聽完龍天的問題,臉上不禁泛起一絲苦笑,無奈地說道。
龍天聽聞不缺人力,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
畢竟,若要開辦工廠,人力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至於錢財方面,少爺,您也知道,這龍陵縣本就是窮苦之地,一年到頭縣裡也收不上多少稅收。” 董明接著說道。
對此,龍天並未感到意外。
他心裡明白,若真是富庶之地,又怎會輪到他這個私生子來這兒 “享福”。
“您提到的那些技術工人,龍陵縣本來就沒幾家像樣的廠房,所以基本找不到這類人。” 董明繼續彙報著。
龍天聽到這兒,心裡難免有些失落。
然而,董明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他瞬間燃起了一絲希望。
“不過,昆明那邊應該有。” 董明補充道。
隨著董明進一步解釋,龍天瞬間恍然大悟,明白了為何對方會說昆明有相關技術工人。
原來,這背後涉及到軍隊的槍械維護問題。軍隊裡的槍械時常會有磨損,一旦槍械損壞就需要維修。
為了統一管理這些廢舊槍械,龍雲特意設立了一個槍械修理廠。
這個修理廠偶爾也能生產一些步槍,只是產量低得可憐。
在那個年代,各路軍閥基本都是靠購買武器裝備來武裝自己的部隊。
雖說也有個別軍閥嘗試走自主生產武器的路子,但由於受到技術水平以及原材料供應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不僅武器產量極低,而且質量也難以保證。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放棄了自主生產的想法,紛紛轉向購買武器裝備。
“董叔,咱們能不能從昆明挖一些會造武器的人過來?” 龍天聽完董明的介紹,神情嚴肅地問道。
董明聞言,明顯愣了一下,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自家少爺。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少爺,您是認真的嗎?”
還沒等龍天回應,董明又接著說道:“少爺,您可知道開辦一個工廠得花多少錢?而且咱們這兒窮山僻壤的,原材料運輸極為不便。就算好不容易把原材料運進來了,生產出來的武器造價也會高得離譜,實在是沒必要啊。”
“就算您不在乎造價高低,可生產出來的武器質量也難以保證啊。就那點兒產量,一個月下來,恐怕都不夠裝備一個連的。” 董明滔滔不絕地說著,口沫橫飛。
龍天看著董明這般激動的模樣,默默地往後退了兩步。
與此同時,他心裡湧起一股暖意,深知董明這是真心為他著想。
倘若不是為他好,董明根本沒必要費這麼多口舌,畢竟花的又不是董明自己的錢。
“董叔,您說的這些都有道理,可您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現在咱們還能順利買到武器裝備嗎?” 龍天的一句話,瞬間讓董明啞口無言。
是啊,抗戰已經打了四年,戰前儲備的物資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若不是蘇軍及時支援了一批蘇械裝備,恐怕局勢早就難以支撐下去了。
如今想要購買武器,外面的世界亂成一團,各方勢力為了爭奪資源打得不可開交,哪裡還有人會出售武器裝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