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清嘉瞳仁驟然一縮,唇瓣血色盡褪,彷彿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看到她這副模樣,七皇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所謂開海禁之策,必定出自齊書源之手,只不過被司清嘉使出手段強奪了,而後跑到自己面前,口口聲聲說是她想出了弛禁之策,冒領功勞。
七皇子甚是不解,司清嘉分明是大儒弟子,出身名門,自幼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為何偏要把政績攬到身上?
難道只是為了虛名嗎?
七皇子實在想不通。
他哪裡知道,鵑女的秉性就是侵佔掠奪,她們會不惜一切手段攫取資源,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
司清嘉的確可以將齊書源引薦到七皇子面前,做成人之美的好事。
但她因鳳凰木雕呈現出觀星之相,被皇室厭棄,若無驚人的功績,徹底洗去人盡皆知的災星之名,哪有可能成為皇子正妃?
司清嘉全然不覺得自己有錯,她如此行事,只是別無選擇。
而那齊書源不過是個升斗小民,家貧如洗,能為她的皇后之位做出犧牲,用屍骨鋪就她的青雲路,是他的榮幸。
但眼下七皇子正在氣頭上,司清嘉慣會察言觀色,她心知,能讓七皇子動這麼大肝火,不僅是因為他發現了真相,更為主要的原因,是早朝獻策之事並不順利。
司清嘉雖猜不到朝會的具體情況,卻能猜到,應是齊書源打亂了她的計劃。
她不敢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七皇子眼中,她必須無害純善。
“殿下,臣女確實認識齊書源。”
司清嘉一開口,豆大的淚珠兒便撲簌簌往下落。
她整個人如雨中清荷,柔婉嬌弱。
七皇子終究對司清嘉有情,即便知道她做錯了事,心生憤怨,依舊說不出重話。
“齊書源同臣女哥哥一樣,都是萬松書院的學子,臣女與他相識,也曾坐而論道,商討過弛禁之策,但不想,他早與司菀有了接觸,不願為您效力。
臣女也是別無他法,一時糊塗,才鑄成大錯,給殿下添了麻煩。”
七皇子恍然。
怪不得齊書源說出的禁政設想,與手稿內容頗為相似,原來他與清嘉曾經討論過。
一切也能說得通了。
“殿下,臣女知錯。”
司清嘉盈盈下拜,七皇子則忙不迭地將人摟住,女子柔若無骨,依偎在他懷中。
七皇子:“左不過是獻策罷了,即便出自太子之手,也並無大礙。”
這話並非虛言,而是事實。
在父皇看來,太子乃禽獸教養長大,不通人情,低賤不堪,即便如今佔了儲君之位,也難登大雅之堂。
若非沒有正當理由,他定會廢嫡立賢。
而自己,又是諸位皇子之中,最為適宜的人選。
不過,七皇子雖原諒了司清嘉,卻到底生出幾分芥蒂。
這一點,兩人皆心知肚明。
離開七皇子府後,司清嘉跌跌撞撞回到凝翠閣,她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恐懼與驚惶。
甫一見到柳尋煙,她忙不迭地將所有丫鬟都驅趕出去,嘶聲道:“姨娘,我又敗了,這次的機緣與我擦身而過。”
柳尋煙猛地坐直身子,撕心裂肺咳嗽著,問:“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