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失落地垂著頭,小嘴緊緊地抿著。
“……沈姨那麼大年紀,她…都能當我父王的娘了,那跟我父王也不般配呀?”
“殿下,您就別抬舉我了行嗎?我一介村夫,也配不上你那舉世無雙的京城第一美男子親爹啊。”
“阿羽只是現在看起來土裡土氣的,要是你能跟京城的貴人哥哥貴女姐姐們一樣打扮,你肯定比那些醜八怪還好看。”
酈羽覺得與其一遍又一遍地去警告姜懷的話。除了賣藥,他今日進鎮最重要的任務,還是替不能走動的沈玉英去青陽觀給她兒子的靈位上貢。
三日後就是沈楓的忌日。滿打滿算,也是酈羽來到沈家的第三年零三個月。
青陽觀就在橋頭鎮最北面。這道觀香火異常鼎盛,臨近未時,來往之人仍絡繹不絕。酈羽帶著懷樂,畢恭畢敬地和守門的少年道士打了招呼,便被領去道觀後院的香堂。路過那尊半眠眼,左手呈印的神女雕像時,懷樂的注意力就被完全吸引了過去。
“哇,好漂亮的姐姐……”
懷樂邊走還邊忍不住回頭感慨道,酈羽連忙輕拍了他腦袋。
“不能無禮。那是神女娘娘。”
領路的少年道士看著年齡不比懷樂大多少,他笑道:“這有什麼無禮的。當年大娘娘不率軍上陣時,可是最喜裝扮的,聽到有人如此誇她,她肯定高興得不得了呢。小香主,知道青陽觀的來歷嗎?”
懷樂茫然搖頭,不過酈羽倒是知道。據聞,這橋頭鎮一帶原先都是南楚國領土。先雲德帝雄心壯志,又國力鼎盛,意在一統天下。於是四方征伐,十萬鐵騎僅半月便直逼南楚邊境。
南楚不敵,為求息戰,只得忍辱割地求和。
然而,當初鎮守邊關的南楚長公主慕青陽卻誓死不撤。率三千守兵與雲軍鏖戰九天九夜,直至最後箭盡糧絕,被迫退至一座鄉野道觀之中,最終力竭戰死。
後雲德帝知曉此事,非但未怒,反而敬其忠烈。於是下令修葺道觀,為慕青陽塑像供奉,以昭英魂。並改名為青陽觀。
……不過,那都是百餘年之前的事了。
當年一戰,舊楚人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如今的橋頭鎮乃至附近的村民,大多是自北南遷而來的雲人。因此,知道慕青陽的人也所剩無幾。酈羽還是恰巧從沈楓留下的那堆書中翻到的罷了。
百姓只知,道觀中供奉著掌管生死,且有求必應的神女青陽大娘娘。為此,家家戶戶遇到個小病小災,總會想著來求青陽大娘孃的庇佑。
“所以啊,為了紀念大娘娘,我們青陽觀還會每年三月十五娘娘生辰的那日,舉辦梨花宴,梨花也是娘娘生前最愛的花了。”
“梨花,我也很喜歡梨花!”
懷樂聽了很是興奮。
“在我們王……我家就是種了好多梨花,樹枝上總停著父王養的小鳥兒,小鳥們都乖乖的,我一伸手它們就飛過來了。”
酈羽如今整日埋頭苦作,想看書也只不過是為了打發時間。已經有點忘了喜歡一樣東西是什麼感覺了。甚至連久違的拿起筆,也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沈玉英為了替沈楓祈冥福,當初不惜挨餓,哪怕只能買得起香堂一隅,也要給兒子在道觀中留一處牌位。
但想來,說不定如今還真的是有什麼青陽大娘娘保佑……酈羽邊想便走著,就在距離香堂還有一個走廊時,少年道士突然停了下來。
“麻煩二位香主稍等,香堂中似乎有別的客人。請容我先去通報一聲。”
酈羽也微微頷首。“嗯,麻煩小道長了。”
香堂內確實有微弱的人聲,似乎還不止兩個,不過不太能聽得清在說什麼。酈羽見那少年道士敲了門,裡面的人聲便戛然而止了。少年道士則始終拱手在外。而又過了片刻,一位看著仙風道骨的老道推門而出。
老道立刻上前,“是沈香主吧?你娘……”
“噢,我娘傷了腰,沒辦法動。我替她來給沈郎上香。”
酈羽邊說邊偷偷向後張望,奇怪的是,他明明聽見香堂內還有旁人……此刻卻再無一人走出。
“好,請沈香主隨我來。”
老道隨後一瞥,看見了酈羽牽著的姜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