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字不提要和晏啟一起去,免得晏啟覺得他有結黨營私故之心,而投其所好。
馬車先將安王送回王府,安王下了馬車,注視著馬車緩緩離開。
晏啟放下車簾:“你有意幫安王,方才為何又一言不發?”
晏世清淡淡道:“不知該說些什麼,父親與安王相談甚歡也不算冷落。”
兩人一直在討論垂釣心得,他在一旁聽著倒也覺得有趣,只是飲了酒有些困頓,懶的開口。
回到房間,晏世清拿出安王送的紅珊瑚手串,在燭火下他才發現每顆珠子上都刻了字。
平安順遂、福祿雙全、喜樂安康……
在不大的圓珠上工工整整的刻下不重樣的祝福語,是極其考究人手藝的。
倒是個能工巧匠。
晏世清想著明年祖父過大壽,可以請安王引薦此人,在整塊玉石上雕刻萬壽圖。
他將手串放到床頭暗格的盒子裡,熄燈睡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
這一個除夕夜,有人好夢安眠,有人夜不能寐。
按照大虞的慣例,將休朝至過上元節之後。
晏世清依舊每日練暗器、辨藥材。
之後多在屋內看書、練字。
每三日,丐頭將聽到的訊息整理後,讓人送到約定好的地方。
晏世清得到了兩個有用的訊息:
一是朱昭嗣廢了,躺在床上進食、出恭都需要人幫助,貼身照顧他的人曾說漏了嘴,說朱昭嗣私下謾罵太子。
二是京兆府府丞醉酒後曾說過一句今年的籍田禮,有好戲看了。
丐頭派人跟蹤了兩日,推測可能會在耕牛上動手腳。
晏世清看著樹頭的雪被風吹的“簌簌”往下落。
朱昭嗣身為太子的表哥,對太子的事情、朱家的事情,肯定知道不少。
想個辦法弄兩個人去朱昭嗣身邊。
至於籍田禮……
晏世清記得前世籍田禮是由太子代帝親耕,當時並未發生任何意外。
京兆府府丞是外放官員這兩年才歸京的,是四皇子的外家的遠房親戚。
前世太子登基後,他才知道原來府丞是太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