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和帝格開他的手,自己將最後幾顆棋子放回棋笥:“器物、金銀,你想要什麼?”
安王雙手端放在桌子上:“都想要。”
隆和帝沒有說話。
安王聲音小了一些:“不行的話,兒臣要金銀,比較實在。”
最終,隆和帝給了安王一百兩黃金,外加些古玩字畫。
他讓人將這些東西送去安王府上。
宮人回來複命時,說:“安王殿下步履輕快,走路帶風,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隆和帝抬手,宮人躬身退出。
殿內安靜下來,一名身著青色朝服的中年男子走出來。
“陛下。”
隆和帝問:“安王做的夢,何解?”
中年男子沉吟片刻,方道:“陛下,就安王殿下的夢境而言,恐非吉兆,殿下或會面臨不測。但也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什麼事情令他心中惶惶,導致做了疲於逃命的夢。”
隆和帝又問:“安王可有帝王之相?但說無妨。”
中年男子惶恐的跪下,斟酌著說:“回稟陛下,安王殿下命格雖貴,但無聖人之命,而且陛下與安王對弈時所言,臣以為安王無心帝位。”
隆和帝點了點桌子,揮手讓他退下。
心中惶惶……
難道是擔心太子報複?
還說好事輪不到他。
也罷,若安王當真是個安分守己的,他自會保得其做一世閑散王爺。
隆和帝對暗處說:“讓暗衛回來,不必再跟著安王了。”
在此之後,隆和帝可以說是雨露均霑的時常招見其他皇子,有時是考問功課,有時是對弈,有時是留著用膳。
朝堂上的大臣背地裡紛紛議論起來。
莫非皇帝想要改立太子?
皇後在後宮急的團團轉,不敢自己去東宮,免得隆和帝知道了怪罪。
只能派自己身邊的人,打著噓寒問暖的旗號傳話,還想方設法與宮外聯系。
得到的只有一句話:讓太子心無旁騖的學習。
以朱光祿對隆和帝的瞭解,此番作為是為了鞭策太子。
如果太子表現的慌亂、急躁,對其他兄弟暗中下手。
那隆和帝真的就要改立太子了。
隆和帝此舉,讓其他皇子的心思都活絡起來。
不過這些都和安王沒有關系,他依舊不與朝臣走的近——除了晏世清。
紅珊瑚手串做好時,也已經是年關將至,他準備將此作為賀歲禮來送給晏世清。
而晏世清則是得三伯指教,隱藏身份讓丐頭為自己所用。
他知道,隆和十七年,將會是多災之年,春汛、夏汛、幹旱、蝗災等等,大虞這片土地上天災頻發。
也是這一年,隆和帝殫精竭慮以至於在隆和十八年病重,而後著太子監國。
晏世清要利用乞丐,提前降下對天災的警醒。
“少爺,老爺那邊在催了。”
無疾將晏世清的官帽拿來。
晏世清收斂心神,戴上官帽後,出門上馬車,去參加闔宮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