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 120 章 重塑大地榮光,吾輩義……
在克裡特島上, 每一粒塵土都來自蓋亞,這裡曾是世界的中心,是天神也不敢隨意染指的舊土。可惜, 歲月如海鹽侵蝕青銅, 沉睡的女神也未能倖免於時間的遺忘。
就鐘離的感應,不只有島嶼, 幾乎整個世界都是蓋亞身軀的一部分。從某種角度說萬事萬物在女神的夢中生長, 讓蓋亞醒來比讓若陀孵化還麻煩。蓋亞的清醒代表整個世界都會地動山搖, 四捨五入等於滅世,從正常角度說, 這是世界意志不會允許的。
嗯……差點忘了, 諸神的黃昏。
夜色中寧芙們圍坐在篝火旁, 唱起了古老的祭歌, 歌詞中充滿了對大地母親的祈願。當她們輕聲哼唱到那句“願您以新綠之吻複蘇我”時, 卻不敢說出蓋亞的名字,生怕遠古的母親肘擊祂的苦命兒女。
於寧芙的歌聲中, 大地在安詳沉睡。
鐘離垂下眼瞼, 長長的睫毛在臉龐投下一道柔和陰影。他沉默片刻, 將重新將力量探知向島嶼。很有判斷力的想, 諸神的黃昏應該不至於, 世界意志的目的大概不是將蓋亞喚醒後翻個身, 最終目的還是同奧林匹斯的天神有關, 時間會告訴他答案的。
至於蓋亞,雖知道自己在真正的神話世界, 鐘離先生還是想要試一試用一些學術性的方法解讀神話關系。
以普遍理性而論,如果將這一次穿越看作一場野外考察,鐘離可以將對蓋亞的理解上升到一種深層的自然與宇宙原理的象徵。
貓貓龍露出很專業的神情, 金色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面前在祭壇流淌的大地力量。
從考古學的角度看,在青銅時代以前的愛琴文明、克裡特島與色薩利等地區,發現了大量與“地母”相關的女性雕像,這些形象普遍與土地、果實、蛇類有關,象徵生育、豐饒與自然迴圈。如此大地之母即是歸土之所,是一切生命歸根的母體。
原始社會將大地視為孕育一切的實體,同時也是一切生命歸屬的終點,人死之後被埋入大地,其實就是歸還給蓋亞,完成從生到死再到重生的自然迴圈。
都說原始社會好,原始社會妙,原始社會其實還沒有誕生出冥府的概念,只有最簡單的生命輪回。
那時大地就是承載一切的主體。
更重要的是,神話中冥界的建立本身,就與蓋亞密切相關。冥王哈迪斯統治的地界,即所謂的冥府,其本質是“地之下”,即蓋亞的深處。
塔耳塔洛斯被視為蓋亞之中最幽深的一層,有神話說塔耳塔洛斯是祂的伴侶與部分。蓋亞是眾神之下、眾神之上的存在,因為一切神明最終都不能脫離大地的框架。
由此無論是誰,死亡之後的靈魂返回地底,應該被看作歸於“原始之母”的懷抱,這一觀念延續至古希臘的葬禮儀式中——人死歸土,不只是物理的分解,更是宗教意義上的再歸於蓋亞之懷。
甚至於蓋亞誕生了天空、海洋和山嶽,以及之後的提坦神、百臂巨人、巨靈族等眾多後代。但她也參與了他們的覆滅與更替。在克洛諾斯閹割烏拉諾斯、宙斯推翻克洛諾斯的故事中,蓋亞常是背後的策動者,這位女士一直都不僅象徵大地,也代表終結舊神統治的死亡之力。
即使被遺忘,蓋亞依舊同這個世界息息相關。就算祂不在神殿中被祭祀,不在史詩中被吟誦,也不在節日裡被紀念,名字在眾神的金盃中沉沒,在詩人的話語中變得模糊而遙遠;可祂永遠都在那裡,在每一片腐朽又新生的泥土中埋藏著祂的影子。
……
一堆不重要的資訊手拉著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飛過鐘離的腦海。
倒不是為了發表嚴肅的學術著作。
而是綜上所述,就鐘離的理解,無論從神話結構,還是宗教象徵、語言演化等方面來看,蓋亞這位女士並非單純的“大地女神”,祂更像一種生命與死亡、誕生與終結的雙重象徵。
可以說這位既是播種者,也是吞噬者;祂是母親,也是墓地。在古希臘人的宇宙觀裡,沒有“蓋亞與死亡”的二元對立,只有“蓋亞即死亡”的圓形回歸。
失敬了,原來這位也是均衡的仲裁官。
鐘離更快反應到的是,自己的權柄其實和蓋亞女士有相似之處。從某種角度講,他的貴金創造煉金意義上的新生,死亡控制璃月的邊界,巖神大權可以代表大地,而契約就是他將一切力量連線的方式。
所以……
【所以?】宿主是不打算停手了嗎?
系統看著宿主不斷溝通大地之母的意識,隨著宿主深入,漸入佳境,越發覺得心驚肉跳,就像看到一隻在不斷扒拉花瓶的貓。
但小貓又做錯了什麼呢?
小貓沒有計算,沒有惡意,甚至不知道錯是什麼。也不知道花瓶意味著什麼價值、什麼紀念意義、什麼來自遙遠國家的工藝。
貓只是單純的想扒拉啊!
——讓他扒拉!
且就算退一萬步講,看在神權如此相同的情況下,貓就不能以對大地、生命和死亡的理解,模擬出同蓋亞女士相同的力量,慢慢從死亡登基到另一個高度嗎?
有些事業腦就是單純的想登基,使勁的登基,不停的登基——鐘離好似明白世界意志為什麼會說要把“大地神格”按照契約給他了。
因為這個大餅畫完之後,就是依靠鐘離自己去填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