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摩拉克斯似乎有些清醒,正在安排多出來的力量。
若陀的意識守在黃金繭外,目睹高天北鬥的力量傾斜而下,遠遠投遞向仙人眷屬,也照耀著若陀名下的高等龍蜥。
同時,若陀同摩拉克斯以契約共享的力量也獲得了法則的承認。
這讓若陀從必然要被未來拋棄的一代龍王,轉化成了是龍王也擁有魔神權柄的生物,成為了法則認定的龍蜥和山嶽的主人。
又因為祂在守護摩拉克斯,所以代表了此後生靈進入摩拉克斯所造“邊界”前第一道大門即為若陀,契約使得若陀龍王成為了未來鎮守封印和墓葬的魔神。
錢都發到這裡了,但法涅斯給的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若陀本想拒絕法涅斯這些糖衣炮彈的。
作為一條記仇的龍王,祂對想搶自己古龍大權,害的摩拉克斯差點不能得到應有力量供給的法涅斯,沒有多少好感,甚至有些擔心這有些都是法涅斯對付舊日龍蜥和擁有域外力量魔神的套路。
在守護摩拉克斯的精神耗盡前,若陀還擔心外面有法涅斯安排的兩百刀斧手。
就差龍和魔神冒頭,高天便一聲令下,把龍和摩拉克斯細細切做臊子。
殊不知,已經消失的第一王座,對拱了自家七分之一高等執政大白菜的鱷龜,才表示很無奈。
也沒有和留下的三影說清楚對某條鱷龜的安排,懷揣一種“勸分不勸和”的心態,任憑此世間跟著無法預言的未來去了。
……
就這樣,看守摩拉克斯一百年,確定沒有危險。
新的“山嶽魔神”若陀拿到自己的提瓦特新戶口,逐漸安心,抱住自己的魔神,再次陷入沉睡。
這一睡又是十個甲子的時間。
神靈格位的轉換,是一件緩慢的過程,尤其是有命運紡織機壓制,時間逐漸延長到了魔神摩拉克斯本該誕生的時刻。
這時,世界上的山川與河流重新被修複落成。
不願屈膝於天空島的龍蜥,被逐入深海之底,流亡於無光之境,化作鱗甲森然的遺族,這便是淵下宮深海龍蜥的起源。
新的萬物於塵埃中誕生,人類的足跡逐漸踏上廣袤之地,統一聽從天空島的教導。
此時,高山比天空更高,大地比穹頂更大,天和地相去不遠。
人類在天空島的指引下,可以輕易靠近高天,天空島的執政和仙靈們,自然也可以下地。
這在提瓦特歷史中,被看作上古的“民神雜糅”時期。
就像如今唯一不聽從天空島命令的“璃月之國”記載那樣,【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
即便如遠古神話所言,現在人與神仍可自由往來,但若要真正從塵世踏足天穹,終究需要一條通往神域的階梯。大地上天梯的神話應運而生。
通天之路,或為巍峨不朽的山嶽,或為擎天而立的神樹,而其中最為人知的,便是如今賽利西亞聖殿所在的高山,在千風神殿的管理下,直接通高天的天空島。
而山的天梯古書所記大略盡於此了,此外便是樹的天梯——建木生長於璃月港,那是一棵接受死亡執政力量灌輸的大樹。
那棵建木大半截沉落大地,與其說連通大地和天空島,不如說是周身巖光籠罩,連通幽冥之地,由仙人和龍蜥一族守護。
天空島曾多次派遣仙靈,想檢查建木,卻只能遠遠看到神木的虛影,永遠不能像璃月的子民那樣,走到建木之下。
據說那裡是此世幽冥的中心。
到了午夜,月光照在樹頂上,九道洞天相繼顯現,仙人、龍蜥、人類在洞天中往來。
建木的形狀也生得奇怪,樹幹鑽入雲霄,兩旁生出彎彎曲曲的樹枝,盤繞出九把傘蓋,四周鎏金霧氣纏繞,像纓帶,又像黃龍。
每年璃月的子民在樹下聚集,在特定的一天,可以聽到神明自地脈傳來的聲音。
獻上一曲忠誠的贊歌,神靈即為摩拉克斯。
是魔神,也是提瓦特毫無爭議的大地上的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