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正統三年, 首輔高正退休,新任首輔的人選引起眾人的爭奪。
在朝堂百官看來,候選人只有三個, 每個人的身後,都有一股勢力。
世家, 寒門,以及同鄉。
二月高正離開首輔的位置, 封魏國公,至於為什麼沒有給他做太師,在大周, 文臣死後才能獲封太師。
這個位置, 虞九舟給高正預留了,死後封太師入太廟,對文臣來說是最高榮耀。
高正為新法遮風擋雨,作為一個帝王,她允高正高官厚祿,死後榮耀是應該的。
至於要不要幫高正庇護後輩,要看他的後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安分守己, 就能富貴一輩子,陰暗小人, 為非作歹, 那就別怪她無情。
當然了,要是高正的後輩有能力, 她也不會不用。
遲晚也傳達了虞九舟的意思,送高正出城的時候,兩人也很難想象, 她跟高正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卻走在了同一條路上。
她跟虞九舟是那種,更愛走正道的人,高正也不是身處黑暗,他是身處灰色,亦正亦邪,全看當時君王如何。
高正把變法搞得很好,讓她們知道,他不是沒有能力,只是聖元帝不會用。
遲晚跟高正站在城門外,“送君千裡,終有一別,魏國公保重。”
他現在不是首輔了,再叫首輔不合適。
高正笑了笑,“多謝王上相送,萬萬沒想到,老臣能全身而退。”
當初主持變法,他以為自己肯定會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但只要能保住後人,他心甘情願。
如今竟然真的能全身而退,還封了爵,他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可能有人覺得,當今陛下是為了告訴朝堂文武百官,只要好好給她做事,她必不會虧待。
但高正覺得,這就是虞九舟跟遲晚對他的愛護。
或許算不得是愛護,只是給他努力做事的一個獎勵。
高正很感嘆,“我從未想過,這一生還能得遇明君。”
高正退休回鄉,於正統四年春去世,去世之前,可能是迴光返照,起來寫了他此生最後一dao奏摺。
——臣大限將至,命若懸絲,病身臥床已久,思往日,初中進士,一心為國為民,滿心社稷之興衰,然現實給臣沉重一擊,為抱負,臣拋卻初心,為朝堂之奸臣。
幸蒙陛下看重,無視臣之惡名,委以重任,臣之惡名變清名……
寫到最後,高正還是寫了一句——先帝,臣來了。
果然,高正跟聖元帝是真愛,畢竟聖元帝對他有知遇之恩,千裡馬與伯樂的關系。
畢竟一個人的才華再高,沒有伯樂也是無用。
聖元帝對他信任支援,讓他做國之重臣,內閣首輔,單這份知遇之恩,就足以讓他感激一輩子了。
……
首輔之位空虛,各地進貢美人,各國使節團也帶來了美人,還有王子?
意圖跟大周和親。
遲晚一整個無語,禮部有病,竟然真的安排這些美人,想要讓他們充入後宮。
是她這個秦玉王,天下兵馬大元帥提不動刀了,還是他們太飄了?
遲晚這可不幹了,確定了虞九舟不知情後,她氣沖沖地到了禮部。
她要讓禮部的人看看,什麼叫正宮做派,那就是又爭又搶。
她要讓大周的人看看,沒錯,虞九舟是皇帝,但虞九舟也只屬她一人。
禮部因為她的到來,全員陷入了緊張的狀態,這位來做什麼?
特別是心裡有鬼的,他們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各地進貢了美人,為什麼陛下沒有發現?
因為單子很長,再加上那些美人有新名字,比如江寧美人,起名江寧櫻花。
神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棵樹呢,結果呢?美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