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春日踏青, 三三兩兩的人結伴而行。
京都出身不錯的子弟,都在清明前,約著好友出遊, 閑著也是閑著,趁天氣不錯, 風景正好,剛好出去玩玩。
遲晚跟虞九舟也換上了便服, 帶著兩個小家夥,還有十幾名護衛來到了玄陽寺。
玄陽寺被一把火燒了之後,裡面的僧人一個都不剩, 現下已經重建。
重建之人是陳塵, 陳增壽,她原本是玄陽寺的俗家弟子,法號慧深,輩分很高。
參加科考中了狀元,在翰林院待了沒多久,就被“借調”到工部,重建玄陽寺了,沒有人比她的身份更加合適。
玄陽寺重建時, 她叫回了出去歷練的僧人,其中大半是苦行僧。
苦行僧的理念是:這世界的苦是有限的, 我吃的苦夠多, 眾生吃的苦就會變少。
這些人足夠的純粹,讓這些人來重建玄陽寺是最好的。
剛好, 陳塵的輩分高,她的話,玄陽寺出身的人都得聽。
一年過去了, 玄陽寺也已建好,比以前的玄陽寺更好,至少光明正大,沒有藏汙納垢。
遲晚跟虞九舟一起,到了玄陽寺內。
玄陽寺的後面有一處平地,正好適合露營。
燒烤架也被遲晚弄出來了,只不過她們在玄陽寺中,心中還是要有些敬畏的。
她們不信鬼神,但到什麼地方,守哪裡的規矩。
當然了,她們是帝王不用守地方上的規矩,但帝王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而今日,她們只是前來踏青的普通人。
初發芽的草地上,鋪著一大塊毛毯。
遲晚跟虞九舟躺在上面,曬著太陽好不自在。
長期處理政事,她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這麼鬆快過了,今日是難得的輕松。
另外一邊是爬來爬去的晨晨跟歸一,這倆小家夥難得出宮,宮中雖大,兩人該玩的地方也玩過了,偶爾跑出來溜達溜達,是很難得的事。
聽著耳邊的玩鬧聲,閉上眼睛的遲晚,伸手去尋虞九舟的手,等兩人十指相扣,她才滿意地笑笑。
此時她們誰都沒有說話,享受著此刻的寧靜。
陽光照在身上,洗去了一身的疲憊,時刻在玩弄權術的大腦,終於有了片刻休息的時間,讓她們整個人都有了陽光的氣息。
不知過了多久,就在遲晚昏昏欲睡的時候,虞九舟溫柔的聲音響起,“你說,姑姑什麼時候動手?”
遲晚眉頭微動,迎著陽光睜開了眼睛,不過卻用胳膊擋住了一部分的光線,要不然她眼睛都睜不開。
“此時太後車駕還沒有離開中樞的掌控範圍,嶺南有嶺南王,她不會任由梵天教做大,東海有小姨母,江寧剛重建,抓得正緊,南方怕是不可能了。”
聖京城身處中原偏東靠北,燕北這裡變法最徹底,又是剛重建,梵天教還沒露頭就被掐滅了。
當然了,這些地方最好掌控的,就是那些鄉紳豪門,但是想要在那裡刺殺太後,那些鄉紳豪門還不敢。
用自己的人動手,那就是給中樞送上一把刀,一把砍了他們九族的刀。
支援梵天教是個人行為,親自動手是滅族行為,那些鄉紳豪門想推翻虞九舟,卻不敢拿自己的家族做賭注。
這就是平民百姓跟士族的區別。
平民百姓要的只有吃飽飯,吃不飽飯了,沒有了生路,他們才會反。
燕北變法的成功,讓百姓們看到了吃飽飯的希望,虞九舟是新帝,新帝變法代表著富民。
富民則富國,這是虞九舟跟遲晚的理念。
而非歷朝歷代的,只求富國,則對百姓不友好,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她們的理念實際上是,強國富民。
總之,燕北變法的成功,讓大周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才不會跟著造反呢。
百姓起義,這是一群“泥腿子”,他們所求沒有那麼多,但他們也沒什麼好在乎的,總比等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