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理由都沒有找,也沒有說皇太孫年幼如何為帝,僅僅是表現出了自己的態度。
老狐貍還是很聰明的,要是說什麼皇太孫年幼,那就是打之前自己的臉,甚至是長公主跟駙馬的臉,他也不說理由,只是一味地支援。
遲晚緊隨其後,“臣附議,恭請長公主殿下登基為帝。”
一個首輔,一個駙馬,剛封的實權王上,封號尊貴。
這兩個人都同意了,他們是否也要同意。
不,他們絕不妥協!
反對的人正要說話,忽然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朝堂上有一部分人跪下高呼,“臣等謹遵先帝遺旨,共請長公主殿下登基為敵。”
看到這一幕,又有一部分人跪下,這一批人的聲音小了些,顯然是看到前面的人跪了,擔心自己不跪會被記住,所以跟著跪下了。
第一批可以理解,他們是長公主殿下的人,等著長公主上位給他們加官晉爵呢,第二批是牆頭草,別說是長公主,就算偽帝來了,他們也會跪下就拜。
而他們就是那批不懂變通的人,他們絕不允許坤澤為帝。
“殿下,遺旨是真是假還未查證,臣請徹查遺旨真偽。”
“臣等附議。”
這次朝會開得比較大,京都五品以上,地方上進京,且三品以上的官都來了,其中自然包括在京的勳貴,以及各個機構的官員,算起來高達上千人。
裡面有三百多人附議查證遺旨真偽,這些人用查證遺旨真偽的理由,來反對虞九舟登基。
遲晚眯起了眼睛,看著為首的那個人,語氣森冷,“若查明遺旨是真,你們便遵旨嗎?”
她這個問題讓那些人愣住了,不敢接話。
因為就算聖旨是真的,他們也不想讓一個坤澤登基。
公主就是公主,哪怕是擁有絕對權力的長公主,那也只是公主,如何能登基為帝。
這些人裡面走出來了一個胡須灰白的老者走了出來,“長公主乃天下坤澤典範,聖德臨朝,當心存恩德,光明正大,不宜為帝,以示自私。”
什麼意思,說虞九舟是個坤澤,要為天下的坤澤做個典範。
他們覺得坤澤該怎麼樣?賢妻良母,未嫁從父,嫁人從夫,夫死從子?
還覺得虞九舟都是攝政長公主了,就該心存感恩,不要像個陰險小人一樣,盯著皇位,不然就是自私。
有病!有大病!
遲晚上前一步,“本王是在問你們,若查明遺旨是真,你們便遵旨嗎?”
她的目光冷寒,許多人被她盯得低頭下了頭。
她現在自稱本王,便不是駙馬的身份,若她是駙馬,有些事情不便為虞九舟說,但她是王上,她是朝堂上除了虞九舟最尊貴的人,她的話頂得上許多人。
這時,順承郡王也走了出來,“臣謹遵先帝遺旨,恭請長公主殿下為帝。”
一個宗室郡王,一個外姓郡王,還是駙馬,還有一個首輔。
眾人正在權衡著,康老王上同樣高聲道:“臣恭請長公主殿下為帝。”
這等於大周最有力度的幾個人都支援長公主殿下做皇帝。
老康王上代表著宗室權威的那一批,順承郡王代表著新生力量,等於大周皇族宗室都同意了長公主做皇帝這件事。
首輔同意,則代表著大半文官的同意。
而遲晚,她現在統領著京營還有皇城司,掌握著京都的命脈,可以說,她如果不顧忌長公主殿下,也不在乎名聲,那京都之中的大多數人她隨手可殺。
還有一點,她打贏了滿朝文武不敢打的仗,把入侵大周,快要到達京都腳下的北寧大軍給攔截了,並且把北寧大軍給趕了出去,可以說她現在是武官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