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說了一些,有道理,但無非是拼命。
哪怕可能會占上風,那也是小占上風。
遲晚算是知道了,古代打仗,講究真刀真槍地拼,用工具倒是會用,比如戰車,長矛,弓箭。
大周的戰車上面有重盾,可以抵擋弓箭,長矛從裡面穿出,掃蕩步兵跟掃著玩一樣。
弓箭對付騎兵也有效,但面對二十萬大軍,哪怕北寧只有幾萬騎兵,也難以抵擋。
那便要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敵眾我寡,不能強來。
遲晚高聲道:“我已讓人放出訊息,告訴北寧的軍隊,大周在東揚縣有糧倉,他們必定來搶。”
“北寧會信嗎?”
“他們已經在東揚縣了。”
遲晚話音剛落,就有人來報,“稟告指揮使大人,北寧三萬大軍進入東揚縣,引爆所有炸藥,北寧三萬軍全軍覆沒。”
“真的?”
“捷,大捷!”
“北寧三萬軍隊全軍覆沒,京營大捷,指揮使大捷。”
“大周大捷!長公主殿下大捷!!!”
大周節節敗退,駙馬京營都出動了,急需要一場大捷來穩定人心。
不僅是將士的心,還有百姓的心。
遲晚離開京都前就謀劃了,她也真在東揚縣放了糧食,北寧肯定打探到了。
但是糧食很快就被從地道移走了,糧食是放在表面給北寧暗探看的,並沒有特別多,但也足夠騙北寧派人去取了。
遲晚派了一百錦衣衛,連夜把火藥給埋在了東揚縣的附近包括裡面,點燃之後,三萬軍隊也逃不掉。
眾人走出營帳,看向東揚縣方向,那裡火光沖天,便知道不會有假。
遲晚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有想,東揚百姓怎麼辦?東揚縣是個小縣,也就萬人左右,很容易遷走。
大周糧倉分佈得到處都是,也有囤糧的習慣。
縣衙都是有囤糧的,發生災禍的時候,縣衙先賑災發糧,然後上報府裡,一層一層地上報。
小災小難的縣裡就能搞定,大一點兒的上報到府裡,實在是控制不住了,才送到京都。
除了縣衙囤糧,還有一些地方,囤的是軍糧,只能供給軍隊,東揚縣就是囤軍糧的縣,恰好可以用來執行這個計劃。
計劃的成功,給京營大軍帶來了信心。
遲晚讓眾人回營,開始做出安排,“北寧大軍肯定會經過雲關道,這條道路是人力開出來的,兩邊是山,可作埋伏。”
“但北寧大軍肯定會提前派人打探,要是發現我們的人,他們定會繞路,因此人數不能太多,夏去,你帶上百人,在山上埋火藥,記住,最好是山體裡,等北寧大軍經過就炸山。”
遲晚沒有解釋的意思,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會執行命令就好。
炸藥一旦引爆,山上就會墜落很多石頭,這些石頭落下去,就算砸不死北寧大軍,也足以讓北寧手忙腳亂了。
趁此機會,外面的投石車瘋狂往夾道裡扔石頭,北寧軍隊要麼撤退,要麼就接受慘重的損失。
而北寧撤退的地方有河流,北寧休整肯定要選在附近,到時開閘放水,水淹營地。
另外她會把軍機營分成三五百人一隊,埋伏在樹林裡放冷槍,他們都是玩火銃炸藥的,敵軍追就跑,不追就時不時地放冷槍。
這叫古代版遊擊戰,還能玩車輪戰。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北寧軍隊士氣鐵定跌落到谷底。
遲晚安排了許久,始終沒有動用到主力部隊。
但是沒有敢問她要做什麼,跟著走就是,大方向安排好了,具體要怎麼做,還需要各部主將自己做。
這就是中底層將領也很重要的原因。
安排好了這些,遲晚揮手讓眾人離開,隨後對一旁的錦衣衛道:“傳本指揮使密令,讓陸不柔帶著她的人,前往埋骨坡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