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哪知遲晚又道:“閣老的幾個孫輩,在下都看過,其中高悅興,在下覺得,京營的神機營缺個參謀,可找個機會,給其封爵。”
跳過兒子,讓孫輩封爵?
小閣老確實能做事,但是也夠貪,還盲目自信,要是他身上有個爵位,牧野那邊怕是有了一個太上皇。
況且小閣老身上揹著大案,高正一死,高家的政敵肯定不會放過。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給高悅興封爵。
無論是虞九舟還是遲晚,自然不會選一個品行不端的人封爵,高家子弟考察過後,發現也就高正一個侄女,還有一個孫女,品行不錯,還有能力,兩者結合下是能用的。
燕北變法多虧了高正,才能做得這麼好。
那些豪強士紳想要透過勾結外敵來反抗,足以說明他們別無它法了,能走的路子都被堵死了。
高正這個人,對事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而對人,要麼不站隊,一站隊就跟隨到死,或是要麼不為敵,為敵就要往死裡針對。
在燕北變法方面,高正做得實在不錯。
對高正,或者是他兒子,她們沒有要幫一把的意思,因為他的兒子作惡在先,貪了那麼多銀子,沒有殺了都是看在高正還能做事的份上。
但他生了一個好女兒,雖是庶女,但是人品不知道好了多少。
去年冬天,盡管只有武城一個地方報了雪災,其實很多地方的雪下得都很大,大雪是全國性的,特別是北方,武城遭了災,別的地方也有餓死凍死的人,只是沒到報災的地步。
可能到了,但沒有死個大幾千上萬人,當地都隱瞞下來了。
牧野的雪下得也很大,高悅興是庶出,日子過得算不上富裕,可是她賣了自己的東西去施粥。
能在缺衣少食的冬天喝上一碗熱粥,一天一千人吃粥,十天就是一萬人,這便是功德。
這件事高家不知道,是皇城司查出來的,高悅興是擔心自己做的事情被家裡知道了,她的父親自從被發配回來,整日渾渾噩噩只知道喝酒,高家是由大娘子做主,大娘子不克扣庶出,可也討厭庶出的出風頭。
很明顯,高正對這個孫女的印象很少,只是長公主殿下跟駙馬看中了,那就是一件好事。
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總歸是他高家的孫輩。
高正連忙跪下謝恩,“臣替孫女叩謝殿下。”
“閣老不必多禮。”虞九舟高聲道。
那可是爵位,文臣權力之巔是首輔,名譽之巔是三師,入太廟。
只是文臣不管做多大的官,要是後代不爭氣,等自己沒了,這個家就要慢慢沒落了。
有了爵位不一樣,有爵之家,傳承百年。
就算只是一個伯爵,那也能傳三代,況且是從他孫女那輩開始傳的。
高正立馬表忠心,“燕北之事,臣必將竭盡全力,萬死無悔。”
虞九舟輕笑了一聲,“閣老這是哪裡的話,燕北變法還沒有徹底成功,還需要高閣老你費心呢。”
侄女升任刑部尚書,孫女只要立功就封爵,這個功不分大小,主要還是高正立下的功勞,不能封賞他了,自然惠及後輩。
可以說虞九舟已經完全解決了高正的後顧之憂,他以後做事就能更加的放開手腳。
雙方早就綁在了一條戰船上,沉則同沉,勝則同勝。
高正剛想說話,遲晚忽然道:“日後高閣老還要主持大周變法,首輔這個位置,高閣老怕是要坐很久了。”
高正猛地抬頭,卻強忍著視線只落在了遲晚的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