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是有驛站的,公文傳遞,軍情傳遞,提供各種交通法規工具,以及道路維護指引,接待官員以及外邦食宿,還有物資運輸跟儲備等。
驛站在古代是必不可少的,但絕大部分是閑置的,且需要國庫養著。
遲晚跟虞九舟算了一筆賬,“每個縣都有驛站,大周十三省多少個縣?每個驛站的維護以及用銀,每年少說百萬兩。”
“要是接待了高官,那可就不止這些錢了。”
按照接待級別,要是路過個高官,這家驛站的花費蹭蹭地往上漲。
虞九舟挑眉,便知道她說的賺錢的法子跟驛站有關。
遲晚就喜歡虞九舟這點,不太明白的時候不會著急表態,會等著她說清楚再問。
“驛站大部分時間都是空著的,還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維護,可要是跟我們上次修的道路一樣,自給自足,還能給國庫創收呢?我簡稱為物流,逢年過節,需要讓人捎回去的信件銀兩貨物,都可以放置驛站。”
“比如要送的東西在江南,那就從京都的驛站開始,一號驛站送到二號驛站,一直到江南那邊縣裡的驛站,再由驛站裡的吏來進行配送,送一件東西,輪斤以及包裹的大小,遠近給配送員分錢,最好是在鎮上也開設驛站,但這需要賺錢之後再做了。”
“具體給中轉運輸員,還有目的地配送員多少錢,這個後面計算出來再說,我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寄送需求,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老鄉帶回去的,家中老人以及在外遊子想一解相思之苦,物流郵寄是很需要的。”
“另外,配送是配送,銀錢是銀錢,我們需要國有銀莊,但不能跟驛站開在一起,最好是開著官府旁邊,也不耽誤百姓的家事,銀莊是連鎖的,就跟九九養生館一樣,京都辦的卡,可以在任何地方的九九養生館使用,銀莊可以開票.......”
“另外驛站裡面國事跟百姓的事可以分開,既不耽誤國事,也不耽誤百姓的家事……”
遲晚說的就是大周版郵政,第一步肯定是發行郵票,有了郵票才方便後面的事情啟動。
第一個是業務板塊:信件寄送,報刊讀物,集郵。
大周可以每年發行各種收藏紀念意義的錢幣之類的,皇帝親筆什麼的,自然有人高價購買。
之前遲晚弄出來的報紙,可以分在這個版塊裡面。
光這一塊,就能賺到不少錢。
第二個是寄送板塊。
專門做快遞的,但也要分加急跟普送,百姓的頂多是普送跟三五百裡加急。
官府的就要加上六百裡,八百裡加急,並且官府業務跟百姓業務要分開,以防出現混亂的情況。
第三自然是金融板塊了。
銀行,也就是銀莊,現在肯定搞不來證券,保險什麼的,但銀行夠用了。
大周有很多銀莊,基本是私有的,銀票不通用。
做生意要是運著一大車銀子,不是告訴五湖四海的賊寇,都來看都來瞧,這裡有一隻大肥羊。
所以出去做生意也是很危險的,銀子太多也不方便。
開設大周銀莊,做生意就方便多了,能促進商業發展,還能開設貸款一類的業務。
銀行的具體執行模式,遲晚都寫得很詳細。
說到這裡,遲晚端起茶水猛喝了一大口,潤了下幹澀的嗓子繼續道:“驛站居住吃飯也可以對外開放。”
“當然了,官員居住的地方跟商人百姓居住的地方分開,很多商隊跟百姓,只要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好了,省得風餐露宿,或是住在破廟一類的地方被打劫,不管一個房間住多少人,只要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
商隊裡面的人,除了主事的那個,剩下的護送人員,以及奴僕,都是窮苦出身,能有個住的地方,有一口熱飯,那就很難得了。
再說需要住宿的不只是商隊,還有百姓跟學子等。
把驛站空出來的地方打造成商旅,等有錢了,再進行擴建。
反正驛站本就不在縣城裡,算得上荒郊野外了,地還是很好找的。
正是如此,以防有心之人惦記銀莊裡的錢,還是放在官府旁邊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