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人驚訝白行雲的大膽,穎王肯定會保住自己最大的阻力的。
誰不知道,六部之中,戶部吏部是穎王的,禮部是中山王的,中山王已死,已換了尚書,目前誰也不屬,工部兵部是首輔的,刑部沒有站隊。
吏部尚書彭曉莊之子在春日宴上可剛算計了遲晚。
六部之首為吏部,其次戶部,這兩個權力最大的地方都在穎王的手裡,可想而知穎王的勢力發展得有多大。
還好,聖元帝對兵權把控得緊,穎王又不像中山王是個武將,手底下的兵將沒有幾個。
只是在朝會上,下官彈劾上官還是少見得很,所有人都等著虞九舟裁決。
不等反對的聲音出現,虞九舟面色平靜道:“查。”
虞九舟的聲音算不上大,聽在百官的耳中,甚至比剛剛的那一聲春日驚雷還要炸裂。
殿內群臣面面相覷,誰都沒有想到,長公主根本不給人說話的意思,直接下令查。
還是說她已經掌握了證據?
長公主殿下什麼時候拿到的證據,證據有多少?
沒有人敢說話,眾人的腦袋都在快速運轉。
可被彈劾的劉闊來不及多想,他立馬上前跪下,“臣冤枉,還請殿下明察。”
白行雲從衣袖裡面拿出奏摺,“證據全都在此,還請殿下查證,另大理寺也接到了武城的萬人血書,還請大理寺卿呈現。”
大理寺卿:“?”沒這回事呀。
孫玉琢都蒙了,她最多再過一個月就退休了,這麼關鍵的時間,怎麼就頻發大事了呢。
早知道年前就該退休,不該等到現在。
哪知身為大理寺左少卿的遲晚走了出來,“回稟殿下,萬人血書已呈陛下,首輔也看見了。”
被點名的首輔高正只得走了出來,“是,臣看見了,確實是萬人血書。”
這個時候,拉越多人下水越好。
現在是戶部,大理寺,內閣首輔,還有遲晚這個身兼多職的人。
誰都看出來了,白行雲是駙馬的人,由白行雲開頭,駙馬來輔助,那這件事是長公主殿下主使?
想明白這點,不少人就更不敢說話了。
聰明人早就看明白了,如今朝堂誰才是權力最大的那一個,以前是皇帝,然後首輔跟三王齊平,現在不一樣了,現在長公主排在首輔跟王上之前。
孫玉琢都麻了,怪不得遲晚站在了她的旁邊,還自稱大理寺的人,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駙馬這是要拉大理寺下水啊,可她能怎麼辦呢。
她只能走出來說:“啟稟殿下,經大理寺查明,戶部尚書劉闊貪贓枉法證據確鑿,本想寫了摺子遞到內閣,現在看來,等下朝後,臣就奉上摺子。”
逃避是沒用的了,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跟著駙馬一起扳倒戶部尚書劉闊,這樣她還能好好退休。
遲晚笑了,正如自家殿下說的那樣,孫玉琢這個人佛系歸佛系,但誰招惹她,那她出手就毫不留情。
朝堂上發生的一切都是她們商量好的,皇帝也知情,而皇帝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僵,就讓虞九舟主持朝會。
要是局勢能控制住,他就出來坐收漁翁之利,要是局勢控制不住,那錯處就都是虞九舟的。
但虞九舟也不是任人算計的,真以為她的目標是除掉一個戶部尚書呢。
遲晚的目光移到虞九舟的身上,兩人的視線正好在空中觸碰。
兩人默契地勾唇,接下來才是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