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坤並沒有生氣,說道:“這樣啊,我理解。不過我這傷口真的是見義勇為弄的。”
“姜先生,你不要聽他亂說,”唐穎解釋道,“我就是隨口一說,陸子墨就往那上面想去了。他還被我教訓了一頓,朋友之間可不能開這樣的玩笑。”
姜坤莞爾:“那還真的是有意思,我可從來沒有見過陸子墨這樣聽一個女人的話。”
“不說這個了,”唐穎說道,“我做了一份小禮物,委託陸子墨送給你,你覺得可以的話,可以幫我做一下推廣,也算是助力文創了。”
“我知道,是香。”姜坤說道,“只是,你覺得制香有錢途嗎?”
“當然油,香文化也是很久了,只不過普通人眼中的香是寺廟中的香,這些人中、年輕的,我覺得都是隱藏的客戶。香,可以從香膏,香粉,線香盤香做起。焚香是一種可以讓人心神愉悅的事,而不是,焚香就是在求神拜佛,雖然香是連線的橋梁,但是並不僅僅這樣。”
姜坤凝視著唐穎:“你不是做蘇繡這一塊的嗎?”
“多元化發展。”唐穎說道,“在我們海對岸的國家,雖然有著世仇,但是有些地方不可否認,那邊的寺廟文化,香文化發展的比我們要好。我也做過分析的。”
姜坤點了點頭:“那你說說看。”
“遊客最愛去的地方是松榮堂,因為在國內,大量做香而且可以線下挑選的地方不多,而且價格也昂貴,就算那邊的香新增了化學香精,但是又香又便宜,這一點滿足了大部分人。
另外,那邊注重包裝,很有氛圍感,而國內的包裝樸實無華,常見是就是透明塑膠管,沒有考慮到現在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然後呢,那邊的人很會營銷,無論是茶,香,漆器,和服,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非常自信,瘋狂宣傳。而我們這邊,各種看不起自己的文化,打壓中醫就不說了。很多傳統的節日,也已經被慢慢淡忘。比如屠蘇酒,現在是貴船神社的新年必需品,有多少人,還記得,春風送暖入屠蘇。所以當年我選擇了蘇繡,就和現在我要發展香文化一樣。”
“那,你打算怎麼做?”
“據我所知,京裡有名字的姜家僅有一個,不知道你和姜家,是不是有著淵源?”
姜坤笑了:“你功課做的還真的是細致。”
“因為你創立的那個商會,我聽過一些耳聞,黎家旗下也有一些高階商場。”
姜坤手指輕輕點選著桌子:“你的意思是,一開始你就要進軍高階商場?”
“是。”唐穎說道,“從高到低,只有在貴婦名媛之間流傳開,才會有更好的宣傳。相對平價一些的,可以放在景區,和寺廟合作。”
“你的想法挺好,只是,你為什麼要發展這些?”姜坤問道,“我聽說,一開始你是和家裡有矛盾,所以留在這的。現在你都要繼承家業了,你家我記得是做護膚品研發的,和這些也沒有關系吧?”
“是我師父的願望。”唐穎說道,“我從小受我師父薰染,喜歡這些傳統的東西,她的願望就是把這些東西傳播開,要讓大眾接受,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現在國潮開始興起,我覺得這個一個時機。”
“你師父啊,”姜坤慢悠悠地說道,“你師父是誰?”
“她現在在哪我也不知道,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聯絡了。”唐穎說道,她注意到,在她說出師父兩個字的時候,姜坤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反應。
“我試一下吧。”姜坤說道,“不過我提醒你一下,太太們對香可不敢興趣。”
唐穎莞爾:“所以我需要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