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供侄子科舉考試的婆婆26
陳曼想了想,最後在紙鶴背上放了幾張符籙。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估計只跟女婿姐夫促膝長談估計是不夠的。
那就讓唐家人跟他們的老祖宗每晚都來個徹夜長談吧,保證他們不敢踏出江口鎮半步,更不敢做出有損淳哥兒名聲的舉動。
在院試前半個月,陳曼就藉著去賣花的機會在距離考場不遠處租了一個小院子。
考試前一週,陳曼就帶著淳哥兒去府城了,要提前幾天去適應一下,這一次是全家一起出發。
臨行前,陳曼還在院子裡抓了一捧土放進荷包裡,以防淳哥兒水土不服。
同行的還有羅永明這個小胖墩,哦,不對,人家現在長大了抽條了。
每一個胖子都是一支潛力股,羅永明也不例外,瘦下來的羅永明加上週身氣度,變成了令很多小姑娘臉紅心跳的翩翩少年郎。
羅永明去年已經考過了童生,不過他以知識還不夠紮實為由並沒有參加院試。
羅永明家在府城,他還邀請淳哥兒去他家住,不過被淳哥兒拒絕了。
一來是祖母和娘親還有姐姐特地陪他一起來府城,他自然是要跟祖母他們住一起的,二來是因為淳哥兒覺得還是在祖母身邊比較安心。
院試考試分為正試、複試二場,正試錄取人數是秀才的兩倍,淳哥兒和羅永明很順利透過了正試,二者排名都很靠前。
接下來他們還要參加複試,跟其他人爭取那50的機會。
在陳曼等人的翹首以盼之下,複試成績很快就出來了,青州府出了一個小三元!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這個小三元既不是淳哥兒也不是羅永明,是青州府某個大家族的子嗣。
淳哥兒和羅永明排名在第四和第五,兩人不僅成了秀才而且還是稟生,官府每月都會發廩米六鬥。
雖然兩人不是小三元,但是9歲和12歲的秀才公也是很轟動的,更何況這兩個小秀才公考取的名次也很靠前。
淳哥兒和羅永明雖然有些遺憾,不過兩人並沒有很失望,因為他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雖然兩人在松山書院成績很不錯,但是青州府並不止松山書院一家書院,比松山書院好的書院不是沒有,所以他們雖然自信卻不自大。
陳曼等人都非常高興,不僅放了鞭炮,給報喜之人的紅包也很大。
陳曼拍板,“回老家。”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或許對於世家大族而言考個秀才是很稀疏平常的事兒,但是對於莊戶人家卻是個天大的好事兒。
當然,回老家之前,淳哥兒還要先回書院看望宋夫子等人。
等一行人回到姜家村村口時早有小孩兒遠遠看到他們就撒丫子往村裡跑,一邊跑還一邊喊著“秀才公回來了”,這些小孩子是族長派出來的先鋒部隊。
族長早就留意著淳哥兒的考試情況呢,這不剛有訊息傳回來,他就讓人又打掃一遍祠堂,還讓小孩子們每天在村口看著,見到淳哥兒回來就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姜家村小孩子們的玩耍地已經從山裡、樹上、河裡變成了村口大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