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淳哥兒還看到有人來書店交書和接活兒,他這才知道原來還能透過抄書掙錢。
看著他若有所思的神色,陳曼也不點破,畢竟抄書也不是人人都能抄的,至少就得字跡優美工整才行,字越好看抄書的價格就越貴,讓他自覺多練練字也好。
回書院的時候,陳曼讓淳哥兒帶了兩套精緻的筆筒和筆架去書院。
這是老懞用湘妃竹做的,院子的一角種了不少湘妃竹,不過前一任主人種得不怎麼成功,看著蔫了吧唧的。
陳曼來了之後給它們澆了一點靈泉水,它們就變得生機勃勃了,紅紫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好看。
老懞會一些雕刻的手藝,陳曼一家待他們不薄,他也想為陳曼一家做些什麼,正好淳哥兒在書院念書,就想給淳哥兒弄一個筆筒和筆架。
陳曼聽說他有這個手藝非常高興,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沒想到老懞還是個謙虛的,嘴裡說著略懂一二,做出來的東西卻小巧精緻。
陳曼見狀就讓他又做了兩套,一套送給劉夫子,一套送給宋夫子
淳哥兒先將其中一套拿去給宋夫子,另一套則放在書舍裡,松山書院一間書舍住四個學生,每人都有一張學習的書桌。
淳哥兒將筆筒和筆架放在他的書桌上,筆筒和筆架優雅和獨特的樣式讓房間的格調都升華了好幾個檔次,引來了另外三人的注意。
最後,還吸引了不少人來觀賞,這一看就看到喜歡上了,連忙問淳哥兒能不能讓他家裡也幫著做一個,酬勞多少無所謂。
在元朝,紅色和紫色象徵著吉祥和尊貴,湘妃竹紅中透紫的顏色和宛若祥雲的圖案迎合了當朝所有文人墨客的審美和文化觀念。
不少讀書人家和世家大族裡都種有湘妃竹,不過品相好的湘妃竹非常難得,這會兒見到淳哥兒房間裡有這麼好的筆筒和筆架自然都想擁有一個。
淳哥兒眼睛一亮,下一秒就面露猶豫,“家裡的湘妃竹不多……”
好麼,他後面的話還沒說出來,家境好的同窗便開始競價了,這個說筆筒出二兩銀子,那個說筆架出八兩銀子。
淳哥兒聽得眼睛都瞪圓了,看了看說話之人又看了看書桌上那成人拳頭大小的筆筒和比書本大不了多少的筆架,如此來回再三。
大家只當他不知道湘妃竹製品的珍貴之處,逮著他好好科普了了一番。
如果不是淳哥兒抵死不從,這些人已經將銀子塞進他的衣袖裡了。
無奈,淳哥兒只能讓蒙大軍第二天一早就回去跟奶奶說了筆筒和筆架的事兒。
陳曼平靜地點頭,“告訴淳哥兒我心裡有數,我準備了一些吃食,你拿去書院給淳哥兒。”
蒙大軍見任務完成,便拿著食盒去書院,陳曼讓老懞趕騾車將人送過去。
待人離開後,陳曼拿著水壺給湘妃竹澆水,看著眼前品相無一不精、生機勃勃的湘妃竹,陳曼露出一個一切盡在掌握中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