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懞四人放下行李就要幹活,陳曼給了黃氏一些粗布,讓她給全家做兩身衣裳。
“先別忙著幹活,過兩天你家小子要跟著我家淳哥兒去松山書院,總不能讓他衣衫襤褸的去,到時候別人怎麼看待我家淳哥兒?
還有你們三個,出了外面代表的是我們姜家的臉面,若是衣衫襤褸的出門,別人還以為我們家是多刻薄的人家呢,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捨不得給你們。”
黃氏聽了拿著布匹千恩萬謝,蒙大妮開始燒水把弟弟抓過來洗頭,監督者他來回洗了三遍才滿意,還把他趕去洗了三遍身子,等人出來跟個紅殼蝦一樣。
唐婉兒和一雙兒女看得忍俊不禁,陳曼對這家人的印象更好了。
老懞也沒閑著先看了騾子的情況,然後叮叮當當忙活一下午,一輛嶄新的騾車就出來了。
如果說以前的騾車是基礎版,現在的騾車就變成了升級版的。
簡單的板車變成了能遮風擋雨的小車子,車子裡還弄了兩個長條凳,凳子還放了兩個墊子,這兩個墊子是黃氏用陳曼帶回來的碎布弄成的。
第二天一早,老懞趕著騾車帶淳哥兒去書院報到了,因為是第一次去所以全家一起出動。
送淳哥兒上學後,小米也要去繡坊報到了,因為離家近所以小米不用住在繡坊裡,每天早上去繡坊晚上回家。
家裡多了幾個下人,唐婉兒也從家務活兒中脫身了,她每天早晚負責接送小米。
陳曼也開始有閑情打理她的花園,她在院子裡開闢了一塊地專門當花園,沒有她的允許誰都不準動這塊地。
原本她只想養一些珍貴的花草,不過因為老懞一家的到來改變了主意。
除了珍貴的花草,她還養了不少生長速度快、受人歡迎的普通花草。
珍貴花草她自己拿去府城賣,普通花草則讓黃氏母女在縣裡兜售,賣出一株就獎勵她們一文錢。
黃氏母女晚上睡覺前都在琢磨怎麼招攬客人,去哪個地方生意更好。
家裡的騾車閑著也是閑著,陳曼便讓老懞每天趕著騾車去接活兒,不拘什麼活兒,只要每天掙夠十五文錢,多出來的部分就當他的獎金。
老懞聽了高興不已,把騾子養得油光水亮、把騾車擦得幹幹淨淨,出門掙錢。
一開始因為沒經驗,在外面待一天都沒個生意,時間一久就慢慢摸索出一些門道,也混了個臉熟,漸漸地就找到了適合的生意。
縣城裡有不少人家家裡條件不上不下,有點小錢但又沒有轎子也買不起馬車,出行去遠一點的地方要僱傭車子。
老懞在這個賽道裡殺出了一條路,每天都能接幾單這樣的生意,除了給陳曼的十五文,自己也能掙個七八文的。
在吃食上陳曼也沒苛待他們,雖然夥食沒有自家好但也頓頓管飽,幾人在陳曼家待了十天就肉眼可見地變胖了。
特別是黃氏,以前為了當家的和孩子總是餓著自己,看著比麻桿還要瘦,現在臉上都有肉了,跟之前的麻桿模樣天差地別。
淳哥兒休息日的前一晚,老懞早早就趕著騾車去松山書院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