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供侄子科舉考試的婆婆11
看著院子裡碼放得整整齊齊的稻穀,梅花三姐妹傻眼了。
“娘,這,這……,我們一會兒就回去。”
稻穀都收完了她們也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否則肯定會被人傳閑話說她們拖家帶口回孃家蹭飯啊。
陳曼白了她一眼,“你走一個試試看,你們回來我才讓你堂哥他們回家了。
你們不把這些稻穀全都脫粒完,誰也不準走。”
還是那句話,這個時候科技發展非常落後,給稻穀脫粒也全都是靠人工。
在元朝給稻穀脫粒最常見的辦法就是?摜稻,在平坦的地面放一張大大的竹蓆,竹蓆上放一塊大石頭,拿一小捆水稻在石頭上摜打,稻穀會脫落在竹蓆上。
這麼多水稻,讓她和唐婉兒兩個人幹還不知道要幹到猴年馬月呢。
梅花三姐妹聽了才放下心來,對,還要?摜稻呢,她們不是拖家帶口回孃家蹭飯。
三個女婿聞言也鬆了一口氣,只要有活兒幹就行,有活幹他們吃飯才能吃得心安。
姜梅花今年20歲,有個三歲的女兒,姜蘭花19歲,有個兩歲的兒子,姜菊花18歲,去年才出嫁這會兒還沒有孩子呢。
就這樣,姜梅花三姐妹帶著男人和孩子在孃家住下了,幾人是一大早過來的。
這會兒陳曼正要做早飯呢,往鍋裡多加了三碗雜糧和兩瓢水。
大家吃了早餐就開始忙碌,唐婉兒幾個去割豬草和割番薯藤以及嫩草。
之前囤的這三天都清空了,再不去割,家裡的豬和兔子就要餓肚子了。
姜梅花三人才知道原來家裡現在養起了兔子,知道家裡以後每個月都往福運酒樓送兔子,姐妹仨都鬆了一口氣。
雖然爹和大哥在的時候攢了一些家底,但是家裡現在都是老弱婦孺,沒點進項以後只能坐吃山空,這會兒知道家裡每月都有固定進項她們就放心了。
三人割了一早上,把豬和兔子都餵了才開始摜稻。
陳曼則又開始煮綠豆湯,她煮了一大鍋綠豆湯,紅糖更是閉著眼睛往裡放,紅梅心疼得直抽抽。
“娘,夠了,夠了,多了,多了,放一點有點味道就行。”
陳曼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沒人敢從她手裡搶。
唐婉兒偷笑,她以前也是小姑子這個反應,每次都心疼的不行。
時間久了就學聰明瞭,每次婆母使勁兒造的時候她都低頭,自我寬慰看不到就不會心疼。
三個女婿,兩個去挑水,一個砍柴,忙完之後就加入摜稻行列。
農忙時分沒有一個是閑著的,就連小米幾個小的也一人抓著幾根水稻往石頭上打。
陳曼也不阻止,只是給他們穿上了長衫長褲,反正小孩子就是三分鐘熱度,等他們累了、膩了就會跑去玩耍。
摜稻是一項非常考驗體力的活兒,半天下來手都不是自己的了,還腰痠背痛腿抽筋。
陳曼決定要好好犒勞大家,做雜糧飯時,往裡倒了兩大碗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