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中開學了,陳曼也開始了她的賣果生涯。
每次週六一早就開車去“進貨”然後直接去一中,抵達一中的時候正好是早上八點,這個時候已經有學生從校園裡走出來了。
經過一個月時間,已經有不少人認識她也認可她的水果了。
至於為什麼是先認識她,當然是因為楊若雨在學校的優異表現,一中開學時會有一場入學考試,其實說白了是學校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摸底考。
楊若雨以高於第二名二十多分的分數高掛榜首,在學校裡一時風頭無兩。
要知道能進入一中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佼佼者,好的成績伴隨著心高氣傲,大家總有一種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傲氣和狂妄。
沒想到一個入學考試就把這幫天之驕子們炸得體無完膚,於是紛紛打聽起那個只差兩分就總分滿分的神人是誰,這不楊若雨一下子就成了學校裡的名人。
老師們也很高興,他們不是沒見過成績拔尖的學生,但是像楊若雨這樣幾乎沒有弱點每一科都滿分或者近乎滿分的六邊形學生還是很少見的。
陳曼第一次來擺攤的時候就沾了她的光,不少人看到學神跟在一個老太太身邊,神態自然地幫老太太賣水果時都有些疑惑。
當上前攀談得知老太太是學神的奶奶,而學神從小到大吃的都是老太太親自挑選的水果時大家都一窩蜂過來買水果。
大家都想嘗嘗學神從小到大吃的水果是什麼味道,也想知道他們從現在開始跟學神吃一樣的水果以後是不是也能成為學神,就算成不了學神,分數能提高個幾分也可喜可賀。
於是,陳曼第一次出攤就來了個開門紅,不到一個小時就將水果賣光了,樂得她非常豪邁地買了三杯奶茶。
買了水果的學生,回家嘗過水果後都覺得味道很好,還想留點當飯後水果,沒想到轉眼間就被家裡人瓜分完了。
第二天回學校上晚自習,看到陳曼又在那裡擺攤賣水果後又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兜。
一個月下來,陳曼的水果就打出名聲來了,不過她也沒有加大銷量,饑餓營銷還是很有必要的,她限制了每個人的購買斤數,每人每種水果限購兩斤。
就這樣,陳曼的水果攤生意如火如荼地開了起來,每次她剛到,楊若雨和方雪晴總會第一時間來給她打下手,水果賣完就一起回家。
沒錯,方雪晴的爸媽知道她到一中買水果順便接送楊若雨時,就繼續拜託陳曼幫著接送孩子,還說每個月給一千五百塊錢。
不過這次陳曼沒有收錢,一方面是方雪晴跟小雨玩得很好,大家都是老鄰居了再加上每週只接送一次。
另一方面是方雪晴這姑娘嘴甜會來事兒,每次都會主動跟著忙前忙後,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丟人。
現在兩個小姑娘還身負重任,成了班級的代購,每週日回學校兩隻手上都會提滿水果,那些都是他們班上同學讓他們幫忙買的。
陳曼看著也覺得有意思,給了她們一個批發價,讓她們也能從中掙點辛苦費,兩個小姑娘幹得更起勁兒了。
轉眼間三年時間一晃而過,今年是值得慶祝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