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選自然不可能是她那個寶根弟弟的耀祖兒子,她選擇了大伯家的兒子。
跟她親侄子相比,這個堂侄子不要太好。
從她回到紅泥村後,堂侄子每次見到她都是樂呵呵地打招呼。
不僅如此,他們一家還十分孝順老人,每隔三兩天都要過來看一下老太太,家裡得了什麼好吃的總會送一些過來給老人。
她親侄子則跟堂侄子截然相反,她回村裡住了這麼多年,這個親侄子一家見了她從來不吭聲,眼裡甚至還帶著不滿。
平時也沒見他們來看過老太太,還是她種了一山頭的樹,水果大豐收後才偶爾過來看看老太太。
陳曼將堂侄子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他怎麼打理果樹,堂侄子也是個知恩圖報的,每天早早過來將老太太屋裡的活幹完,然後才跟著陳曼一起去侍弄果山。
陳曼的親侄子見狀黑了臉,還慫恿族裡老人過來鬧。
不過大家都不是傻的,怎麼會為了一個平時見面都不打招呼的小輩得罪另一個有出息的小輩?
如此又過了一年,在團團三年級的時候,老太太終究沒能抵擋過歲月的侵蝕,在一百零二歲的時候去世了。
老太太是村裡最高齡的老人,而且去世的時候是臉上帶著笑走的,身體也幹幹淨淨。
陳曼不計成本一手包辦了老太太的喪事,將喪事辦得熱熱鬧鬧,還請了全村人過來吃飯給老太太送行。
大家都誇老太太這輩子值了,不少家庭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辦完老太太的喪事,陳曼過了好幾天才緩過神。
她準備離開紅泥村了,離開前她將堂侄子叫到跟前。
“你也跟著我學了一年,將我的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我打算離開了,果山想交給你打理,你願意麼。”
雖然早有預感,不過堂侄子依舊非常高興,“我願意,姑姑謝謝你這一年來對我的栽培。”
陳曼笑了笑,“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我出錢僱傭你幫我打理果山,旱澇保收。
另一個是我將果山交給你打理,盈虧自負,不過山上水果必須優先供應我的酸野店。”
老太太早幾年就將果山落到陳曼的名下,果山是陳曼的私産而非陳家的東西。
堂侄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姑姑我選第二個!”只要他不作死,那一山頭的果樹只會穩賺不賠。
陳曼彷彿早已知道他的選擇,拿出一份合同,“簽吧。”
堂侄子粗略地看了一下,發現沒問題就提筆簽下。
將果山交給侄子後,陳曼離開了紅泥村,她並沒有回鎮上而是去了縣裡。
當然,她也沒想著要摻和進兒子兒媳婦家裡,早兩年她就不聲不響地在縣裡買了一個小的二居室,
陪了老太太這麼多年,讓她安享晚年,接下來的日子陳曼打算陪伴在孫子身邊。
她要陪伴和帶領這個被原身害死的孩子走遍世界各地,帶他領略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