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比了個手勢,看到價格跟自己預期中的一樣,雙方都滿意地點頭。
接著就開始按照老孃的要求去大采購了,粗布、棉布、棉花、針頭線腦、刺繡用的絲線都來上。
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最便宜的筆墨紙硯還有算盤也來上一份。
看著這薄薄的一本書就要一兩多銀子,四兄弟心疼得直抽抽,光這些書和筆墨紙硯就花了十兩銀子。
李老三齜牙咧嘴,“難怪很多人家都是舉全家之力供一人讀書,這些東西貴死了。”
買完了這些,又去買糧食,老樣子細糧粗糧三七分,買了糧食又去買了豬板油和豬肋排,手裡的銀子又縮水了不少。
李老大四兄弟覺得他們逃難了幾個月,什麼大世面都見過,再也沒有什麼事兒能撼動他們堅硬如鐵的心。
可是今天這一通買買買,四人都覺得他們見過的世面還是不夠大不夠多。
王綠萍四妯娌今天一整天都心不在焉,一會兒想著那兩樣寶貝能換多少錢,一會兒想著不知道幾個大老爺們兒能不能把婆婆交待的事情辦好,置辦東西這種事兒還是她們這些婦人最在行。
雖然昨晚已經跟當家的叮囑了一整晚物價,不過四人依舊不放心,有些懊惱自己怎麼就長了個老鼠膽不敢跟婆婆說自己也要去。
“老大家的,再澆下去我的菜就要被淹死了,老二家的,再掃下去地就要矮一寸了,老三家的再剁下今個兒咱家集體吃雞食還有老四家的衣服再洗就要破洞了。”
妯娌四個尬笑,停下手裡的動作。
“那個娘……”
“行了,既然這麼閑就帶孩子們去西邊除草。”
“好嘞,娘,我們這就去。”
他們剛搬進新房住,當晚就下了一場雨,西邊的地裡野草肯定不少。
地裡的莊稼事關全家的生計,可馬虎不得,幾人背上背簍拿上農具往西邊的地兒趕。
看著地裡那密密麻麻的新長出來的野草,幾人也沒有心情再胡思亂想了,埋頭苦幹,一直到日頭升到頭頂幾人才回去。
回到家又是一頓忙活,剛做好飯食,四兄弟就回來了。
眾人連飯都顧不上吃,先在院子裡卸貨。
卸完貨眾人紛紛看向陳曼,想聽老孃婆婆奶文怎麼分配。
陳曼對他們期盼的目光視若無睹,只顧自地吃著飯,幾人這才發覺自己已經饑腸轆轆。
吃了飯,李老大幾人開始說起買東西的經過和買這些東西的花銷,最後將將剩下的銀子一文不少地交給陳曼。
陳曼將錢收下,然後開始安排“老大媳婦兒、老二媳婦兒和老三媳婦兒給全家人準備冬衣和冬被。
老四媳婦每天抽兩個時辰教四個月做女工,做得好的,過段時間送去鎮子上的紋繡布莊學手藝。
老大老二去李夫子那裡打聽一下他還收不收學生,費用和節禮怎麼收。
家裡的男娃只要到了六歲就送去唸書,有天賦的就一直供著,供到二十四歲還沒念出個名堂就不再供了。
沒天賦的就學個兩三年,然後送去鎮子上或者縣裡的酒樓、鋪子當學徒工。”
如果有天賦讀到十七八歲就應該能考個童生,她已經將時間又放寬了六年已經足夠了。
陳曼的話音一落,眾人大喜,讀書啊,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