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死魚眼,“愣著幹什麼,若不是為了早日住上房子吃飽飯,當我樂意伺候你們啊。”
大家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人還是那個人。
李老大感動,“娘,哪裡來的肉,您去鎮上買肉了?”
也不對呀,聞著也不像豬肉,難道是他太久沒吃肉所以忘記豬肉的味道了?
陳曼一臉嘚瑟,“野兔,我告訴你們這裡的野兔比你們還蠢,淨往人跟前湊,我跟你們大伯母還有翠花嬸子去山上挖野菜一人逮了一隻。”
大家都都自動忽略陳曼對他們的評價,所有人眼睛都掉進兔肉裡了,一個個摩拳擦掌等著吃肉,還想著下午抽空進山裡一趟。
下午,李老大三兄弟和李滿倉以及李有木三家人在山上相遇,大家相視而笑,最後都垂頭喪氣地下山。
他們就知道山裡的野味哪是那麼容易抓住的, 他們娘中午能抓住一隻絕對是祖宗顯靈。
時間一晃過了七天,七天時間,陳曼家的荒地上出現了六個大坑。
其中四個堆積著枯枝腐葉以及山上和竹林裡弄來的土。另外兩個大坑上蓋著木板,這兩個大坑是留著以後儲水用的。
一百多畝荒地只整理出不到三分之一,而且還不包括翻地,就這還是因為提前將草都給燒了。又忙碌了將近十天才整理完所有的地,接下來就是翻地了。
這個時候,山水村的莊稼已經收割完了,剛好荒地這邊要用到騾子。
到村長家借了犁,讓騾子在前面拉,這速度比四個壯勞力幹的還要猛。
不過李老二心疼大黑,也不敢把大黑往死裡用,用一個時辰就讓它歇一會兒,省得開荒結束大黑也跟著歇菜。
期間姚大妮和翠花嫂子兩家也跟陳曼家借用了大黑,租金跟村裡的一模一樣,不過念在大家剛來都不容易,可以先賒賬也可以用銅板抵扣。
兩家人都選擇先賒賬,等秋收了再還。
西邊的荒地剛開好,東邊的水田也要犁了。
念在他們剛逃荒過來都不容易,這一季的稻種是縣衙免費提供的,不過以後就沒這麼好的事兒了。
為了把荒地養肥一些,陳曼他們一致決定大部分土地先種上黃豆和綠豆,少部分種地瓜,地瓜不挑地方,種上十畝夠全家吃一年的,美中不足的是地瓜吃多了燒心。
這些日子,陳曼把家務和做飯的活兒全包了,不僅如此,她還砍了不少竹子把院子團團圍起來。
院子裡已經被陳曼種滿了各種青菜,菜種子是跟村長媳婦兒換的,再過不久就有青菜吃了。
這些日子,他們的吃的青菜要麼是上山挖的野菜,要麼是跟村民們換的。
就這樣忙碌了將近兩個月,水稻種上了,荒地上也全都種上了豆類和地瓜。
山水村的村民終於能喘口氣,但是這些人裡不包括陳曼等八戶外來戶。
他們現在還住著窩棚呢,幸好陳曼家有油氈布,不然就得跟別人家一樣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了。
蓋房子迫在眉睫!
託大黑的福,陳曼家在山水村裡混了個臉熟,跟村裡不少人家換了足夠的土坯磚,蓋房子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自發過來幫忙。
這會兒民風比較淳樸,土坯磚可以跟人換,以後有空了再把土坯磚還給人家。
親近或者相熟的人家都會來幫忙蓋房子,只要管兩頓飯就行,以後別人家蓋房子自家也要去出工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