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戲謔,“朕聽聞你家無米下鍋,你母親發賣了何編修送給你的美人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傅言煜心裡一驚,噗通一聲又跪了下來,“請皇上恕罪,家母,家母一介農婦,見識有限……”
皇上抬手打斷他的話,“明德,傳我旨意,傅陳氏教子有方持家嚴謹……,封為七品孺人,賞白銀五百兩……”
陳曼萬萬沒想到自己只是給兒子打發了幾朵爛桃花順便換點買米錢,竟然得到了皇上的封賞,得到了孺人的敕命,白銀五百兩和其他賞賜物品若幹。
直到把傳聖旨的太監送走後陳曼還有些懵逼,不是,這大齊朝的皇帝這麼“不拘小節”?
“恭喜孺人,孺人萬福。”
湯錦暖、七個妮以及家裡的下人紛紛道喜,陳曼一高興就成了散財童子,每人多發一個月的月銀。
有了錢,陳曼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置辦家産,最好是買鋪子或者田莊,鋪子就算自己不做生意出租給其他人每月都有一筆收入,有了田莊糧食肉禽之類的不僅能供家裡多餘的還能賣了換錢。
一個月後,陳曼在東城區買了一間不大不小的鋪子,鋪子原來是賣絲綢的,後來因為去南方進貨被人坑了,需要大筆銀子,所以才忍痛將鋪子賣了。
雖然鋪子不大,不過在東城區,位置什麼的也都很好,這間鋪子花了陳曼五百兩銀子,價格跟她們住的院子差不多。
拿著地契和租賃契約陳曼笑得牙不見眼,她在這裡也是個有産業的人了,雖然只是一間小小的鋪子。
鋪子買下來後,陳曼也沒想著自己做生意而是租給別人。
傅家最近喜事連連,不僅挖到人參賣錢,還得了孺人的敕命,就連春妮和夏妮的親事也有了眉目。
自從恢複社交後,陳曼很快給春妮和夏妮看好了人家,給春妮看的還是姚大姐介紹的,是姚大姐的一個好姐妹的兒子名叫蘇晉原。
蘇晉原是個讀書人今年二十歲,已經有了童生的功名,今年有望考上秀才。
雖然蘇家住北城區但是房子是自己家,而且蘇晉原品性好還有上進心,因為爺奶接連生病去世,不僅家裡的錢花了七七八八,還耽誤了科舉考試和終身大事。
蘇晉原一直在書店接一些抄書的活,每日早晚還在街上各擺攤一個時辰幫人寫信,賺取生活費。
事後陳曼才知道原來春妮和蘇晉原還有幾分緣分,春妮幾姐妹想給家裡寫信,去街上找人代寫信時認識了蘇晉原。
後來兩人又巧合地碰上了幾次,蘇晉原和春妮互相看對了眼,不過蘇晉原的母親有些猶豫,所以一直沒有下文。
畢竟在蘇晉原母親心中,她兒子是真有才學,只是被耽誤了,而且春妮只是傅家的親戚還是個鄉下丫頭,如果是傅家的女兒蘇晉原的母親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後來也不知道蘇晉原是怎麼說服他母親的,他母親已經鬆了口,然後剛好又碰上陳曼得了皇上的封賞。
姚大姐,“我那姐妹昨天就上門讓我探探孺人的口風,正巧您家昨天有大喜事兒,我也不好過來,所以才拖到了今天。”
她那個好姐妹聽說陳曼被聖上封為孺人後也急了,怕孺人覺得她嫌貧愛富,耽誤了兒子的好事兒。
陳曼笑了笑,“姚大姐還跟以前一樣稱呼我陳妹子就行,咱們之間無需多禮。
晉原是個有上進心的好孩子,我們家對他很滿意,春妮幾姐妹的親事我這個姑姑能全權做主。”
姚大姐聽了這話知道蘇晉原和春妮的事兒穩了,兩人又笑著聊了起來,談笑間把媒人上門的時間都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