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湯夫人便讓一等丫鬟去把秀兒叫來,跟她仔細交待了一番,秀兒自然沒有二話,退下去後就回屋收拾自己的行囊了。
其他繡娘聽說秀兒要去大姑爺家幫小姐一段時間,紛紛露出同情之色。
大姑爺家那院子小得多個人都轉不開身,到了大姑爺家肯定沒有在湯府待遇這麼好。
湯錦暖在孃家跟娘親和幾個妹妹以及嫂子聊了好久,晚上放衙後傅言煜也沒回家而是跟著大舅子他們回到岳家,在岳家吃過晚膳才帶著妻子回家。
秀兒跟在大小姐和姑爺身後到了傅家,拜見了陳曼和七個妮後才在平兒的帶領下下去休息。
七個妮知道姑姑為了她們特地跟表嫂家借了繡娘感動得兩眼淚汪汪。
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一定要把繡孃的拿手絕活學到手,絕對不能讓姑姑在嫂子的孃家跟前丟臉。
陳曼揮手讓小輩們都回去,自己也回了房打坐修煉,幸好原身晚上休息不喜歡讓丫鬟貼身照顧,否則她真的是連一點隱私都沒有。
接下來的日子裡現七個妮開始全神貫注地跟著秀兒學刺繡,就連最活潑好動的雪妮都坐得端端正正。
七個妮知道姑姑為了她們煞費苦心,所以再苦再累都沒有說一個字,每天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因為有基礎又勤快學起來倒也不慢。
看著七個如花似玉的大侄女,陳曼一拍額頭,得,今天還是得出門一趟,社交必須立馬安排上。
事實證明,只要陳曼想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兒,只一個上午,憑著小零嘴和小八卦陳曼成功打入婦人圈子,順便聽了不少大八卦。
最後還跟姚大姐手挽著手去逛街買東西,姚大姐家跟傅家隔了三個院子,他們家從孩子太爺爺就住在這裡,有一手祖傳的木工活,手藝非常不錯,家裡有一家木匠鋪,生意還不錯。
因為幾代的積累,也有些閑錢,把家裡三個小子都送去唸書,不過二小子和三小子不是讀書的料,只學了個皮毛就回來了,倒是大小子現在還在學堂跟著夫子學習。
姚大姐家的大小子今年已經十九歲,已經考取了童生,聽夫子說有望考中秀才,為了能專心讀書他拒絕了家裡給他說親,一心只想好好讀書。
“他二弟三弟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他不成親底下兩個弟弟都得受他拖累,今年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給他說門親事。”
陳曼安慰,“我看你家大小子平日裡手不釋卷肯定沒問題,到時候咱們巷子就多一個有功名在身的青年才俊了。”
姚大姐聽了高興不已,心想這探花郎的母親就是不一樣,到底是讀書人家,說話怎麼聽怎麼舒坦。
兩人逛了一圈,一人買了一籃子梨,梨的個頭不大跟她在其他世界裡見過的香酥梨大小差不多,不過汁水豐富,脆甜脆甜的。
到了家,陳曼兜裡的梨就變成了空間出品了,空間裡有一個品種跟這個非常相似。
家裡一人分了幾個,吃著都說好。
接下來陳曼每隔兩三天就買點水果回來,那些水果都被她換成了空間出品的。
幾個妮的刺繡也學得有模有樣,一個月不到跟之前只會繡幾朵粗糙的喇叭花相比就跟脫胎換骨似的。
陳曼一家三口陸續收到了不少小禮物,陳曼自己就收到了兩條抹額、兩個荷包、兩條帕子和一雙鞋子,樂得她差點找不著北。
這天,吃過早膳陳曼把傅言煜和湯錦暖小兩口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