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儲物櫃裡那些黃金和珍珠,空間裡的各種珍貴藥材,陳曼覺得她得想個法子光明正大地把東西拿出來。
第二天一早,七個妮早早就起來了,穿戴整齊後就麻利地做早飯打掃院子,把燒火丫頭、廚娘還有灑掃的下人嚇得不輕,生怕主人家說她們懶惰,更怕自己在這裡沒有了用武之地會被發賣。
陳曼起來就看到幾個下人急得團團轉,她看著幾個勤快的侄女笑了笑。
“怎麼起這麼早,不多休息一會兒?行了,都過來陪我聊聊天,那些活兒留給樂兒和劉嬸他們做就行。”
春妮幾個這才不再跟丫鬟們搶活幹,“姑姑萬福,在家習慣了。”
她們在家五更天就起來到豆腐坊幹活了,習慣早起的她們早就醒了,一直在床上躺著,直到聽到院子裡有了動靜才出來。
陳曼見她們又穿回自己的棉布衣裳不由問道,“怎麼不穿你們表嫂準備的衣裳?”
春妮,“我們粗人一個,習慣了以前的衣裳,表嫂準備的衣裳太好了,得留著重要日子再穿。”
昨天為了表示對表嫂的感激和對表哥的尊重才穿了那身綾羅綢緞,天知道她們穿著那身衣服時動都不敢多動一下,生怕衣裳不小心弄髒了、被東西刮破了。
陳曼見她們一臉坦然,“好孩子,咱們在家以舒適為主,不過出門還是要換上嫂子給你們準備的衣裳。”
如今這世上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適當的裝x能減少許多麻煩。
吃了飯,陳曼帶著幾姐妹出了門,湯錦暖作為兒媳婦自然是想陪在陳曼身邊,不過被陳曼拒絕了,這會兒她正領著婆婆交待的任務回家呢。
陳曼帶著幾個侄女先熟悉了一下平安巷和附近,出了院子陳曼遇上了不少熟人,每次都會停下來跟大家打個招呼聊聊天,力爭讓街坊鄰居在最短的時間知道她有七個如花似玉的待嫁侄女。
大齊朝比陳曼在其他世界看過的古代小說\電視要開放一些,並沒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也沒有女子出門需要戴圍帽的說法。
街上不少妙齡女子在結伴逛街買東西,七個妮看得目不暇接,偏偏還要強裝鎮定不能給姑姑丟臉。
陳曼看了覺得好笑不已,她帶著七個妮去糕點鋪子買了些果脯蜜餞和糕點。
又去脂粉鋪子拿了些平價的胭脂水粉,帶著她們去銀樓一人買了一個銀鐲子和一對銀耳環,最後又去布莊等店鋪買了若幹細棉布、散裝茶葉若幹、酒若幹,頭花頭繩等若幹。
銀鐲子和銀耳環是給七個妮的,其餘東西是給爹孃和兄嫂以及侄子侄孫\孫女們的,得讓馬車行幫忙捎帶回去。
這些用的都是原身的私房錢,一趟下來陳曼的私房錢縮水了一小半,賺錢迫在眉睫。
另一邊,湯夫人聽下人彙報說大小姐回來了心裡一驚,這不年不節也沒提前知會一聲,該不會是?
自從湯錦暖嫁到傅家,湯夫人就三天兩頭跟人去寺廟上香。
她夫人抓著女兒的手就哭了起來,“我苦命的女兒啊,都怪娘當初眼盲心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