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七人上前給傅言煜行禮,“見過表哥,表哥好。”
傅言煜進門時就看到幾個小丫頭,他笑著點頭,“各位表妹好,表妹們只管把這裡當成自己家,在這裡安心住下,你們姑姑一直唸叨著你們呢,這次好好陪陪你們姑姑。”
傅言煜早慧,小時候的事一直都記得,他心裡一直感激幾個舅舅對他們母子倆的幫助,表妹們來了回頭得讓妻子多照顧著點。
雙方見了禮之後就開始吃飯,吃了飯,傅言煜陪著母親和妻子聊了一會兒就被陳曼趕走了。
“煜哥,帶著你媳婦回屋歇著吧,你媳婦今天忙活一天也累了,這裡有春妮她們陪著就行。”
傅言煜和湯錦暖對視一眼,兩人含情脈脈,跟陳曼行禮後就肩並肩離開了,陳曼覺得自己好像吃撐了。
這次的任務沒什麼難度,小夫妻倆感情本就好,她只要不做那往兒子房間塞女人的惡婆婆、再幫傅言煜規避些小風險就行,剩下的就看他們自己了。
她用神識掃視了一番,發現湯錦暖宮寒有些嚴重這才導致他們成婚兩年都沒有孩子,以後不動聲色地給她調理好就行。
陳曼留著春妮幾個下來聊天,跟她們聊家裡爹孃哥哥嫂子還有侄子們的情況,聊家裡田地的收成,聊家裡豆腐坊的生意等等。
春妮幾個也由拘束慢慢變地輕松,幾個丫頭嘰嘰喳喳地說著家裡的事兒。
陳家以前只是在家裡做了豆腐然後挑到各個村子去賣,自從傅言煜考上秀才。又無意間說起自己從小就吃舅舅家做的豆腐長大的,舅舅家的豆腐鮮美無比,吃了看書都更有精神。
陳家的豆腐就火了起來,十裡八鄉的人都跑到他們家買豆腐,誰家不想出個小神童?就算出不了小神童能考取個童生或者秀才那也是祖墳冒青煙的大好事兒啊。
眼看家裡豆腐供不應求,每天上門買豆腐的人絡繹不絕,於是陳家老兩口決定搞個豆腐坊,豆腐坊開起來後,家裡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隨著傅言煜十七歲中舉人,二十一歲成了探花郎之後,陳家的豆腐坊更是迎來了一波大熱潮,到他們家買豆腐的人更是絡繹不絕,家裡二十幾口人三班倒沒日沒夜地幹活才勉強能供應得上。
就連鎮子和縣裡的人都會趕著馬車到陳家村買上一兩塊豆腐,就想嘗嘗探花郎從小吃到大的豆腐是什麼味道。
春妮一臉真誠,“爺奶和爹說這都多虧了姑姑和表哥,如果不是姑姑和表哥,家裡的日子還有的熬呢。
我們出來時,爺奶和爹孃他們已經在商量著要蓋青磚大瓦房了,說蓋好之後給姑姑和表哥各留一間屋子,以後您和表哥回去就不用跟我們擠一間房了。”
陳曼聞言笑了,“說什麼謝不謝的,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如果以前不是你們爺奶和爹孃給我們撐腰,我們也沒有現在的好日子。”
春妮心想這怎麼能一樣呢,爹孃他們早就說過,就算沒有他們幫忙,依著表哥的聰明才智,族裡人很快就會重視起來,表哥和姑姑的日子很快就能好過起來。
倒是他們家,因為表哥的關系,他們家現在無人敢欺,別說村長和裡長見了爹孃都恭恭敬敬的,就連縣老爺見了爹他們都會笑臉相迎。
陳曼拍了拍春妮的手,她算是看出來了這幾個侄女,就這個大侄女最沉著穩重,把幾個妹妹管得服服帖帖的。
“想必姑姑讓你們過來的目的你們都清楚了,現在屋裡只有咱們姑侄幾個,你們大膽地告訴姑姑對未來的相公有什麼要求?”
陳曼的話讓七個妮同時紅了臉,眼睛水潤潤的既有憧憬又滿是羞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