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人的同意,洛箏將這幾天的趕海體驗剪成小影片發到網上。
影片是前腳剛發上去了,後臺是後腳爆的,諮詢具體地點的,諮詢費用的,諮詢能否帶人去團建、諮詢特産價格的等等應有盡有。
小靈兒歡呼一聲,“哎呀呀,姐姐這就是接單接到手軟的感覺吧,這種感覺真好。”
洛箏也笑了,“小靈兒接下來也有的忙了,一定要做好篩選工作啊。”
小靈兒拍著胸脯保證,“姐姐放心,沒有一個人能逃過我的火眼金睛。”話音一落就開始篩選合適人選了。
至此,洛箏開啟了帶人體驗趕海的業務,韓顯民夫妻也由一開始的小心謹慎和擔憂變成了泰然自若。
當然,洛箏也不會把自己捲成機器人,她每個月只接待三次客人,每次客人不多於十個人。
看似次數少,不過掙的真不少。
除此之外,她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短影片上,她以每天一條的頻率將村子裡的好東西呈現給大家。
大家跟隨洛箏的影片認識到的海産品越來越多,對這些海産品的生活習性以及作用也有了很深的瞭解。
土鮑魚、大青蟹、蟶子、生蠔、皮皮蝦、扇貝、海螺、花蛤、青口貝等等,只要當季有的洛箏一樣都沒落下。
來上莊村體驗趕海趣味的粉絲們對椒鹽皮皮蝦、蒜蓉粉絲蒸扇貝、土鮑魚海鮮粥等等都贊不絕口。
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也有不少商家燒上了洛箏,洛箏開始在影片裡加入一些廣告元素。
因為她的廣告元素跟影片內容銜接得很好,很多人看完了才後知後覺影片裡打了廣告。
隨著她粉絲數量的增加,她找了生蠔場的老闆談合作,開始第一次直播帶貨。
有人說她做短影片就是為了直播賣貨,這一點洛箏從來沒有反駁過,她做短影片的最終目的是賺錢,不賺錢她為愛發電麼。
開直播的那天,不少老粉都沖進了直播間,洛箏還沒開口呢,他們就先急了起來,生怕洛箏不知道要怎麼弄。
一個兩個在評論區教她,洛箏看著評論區密密麻麻的“一二三,上連結,一號連結。”哭笑不得。
她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壓根就不是怯場也不是不會好麼。
她之所以沒直接講品是因為距離她要開始直播的時間還有三分鐘。
時間一到,洛箏就開始了她的首場直播,因為村裡幾乎沒有年輕人,她也沒找到合適的人。
所以第一場直播洛箏是家庭式直播,只有她、韓顯民和劉惠。
洛箏還身兼多職,産品講解是她,物品上架是她,賣光了加庫存的也是她。
好在韓顯民和劉惠非常給力,一個給洛箏打下手,一個開啟了吃播模式。
這場直播一共三個小時,生蠔場的生蠔差點被她賣斷貨,生蠔場老闆笑得見牙不見眼。
除了生蠔暢銷,洛箏接的其他産品銷量也不錯,她也笑得見牙不見眼。
她賣出去的是産品,賺到手的是小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