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轉眼就要過年了,周濟堂醫館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透著過年的歡樂氣氛。
臘月二十三祭過灶,便開始了掃塵、貼窗花、準備年貨等等各種節前的準備。
雖是又一番忙碌,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幸福與期盼的笑容。
曲芙蓉正在店堂裡擦拭盛放藥材的藥櫃,將藥櫃的裡外四周,每一處都擦得錚亮,連那每一格小抽屜的把手,也一個個擦得幹幹淨淨。
這個藥櫃是她最喜愛珍視的東西。剛來時她不知道,如今她知道了,這種一格格有小抽屜的藥櫃,有自己的名字,叫做百子櫃。
曲芙蓉將百子櫃擦完了,自己立在那裡滿意地端祥,心裡想著,嗯,看著更好看了,也讓百子櫃幹幹淨淨漂漂亮亮過個好年。
元胡跑過來喊她:“小師妹,快跟我來。”
來了周濟堂幾個月了,曲芙蓉與幾位師兄們都熟悉了。元胡比其他師兄來得最晚,進度最慢,兩個人常常一起跟著大師兄幹活,是以她與元胡相處得更多一些。
元胡與她年齡相仿,也最活潑,有甚麼好吃的好玩的會與她一起分享。聽到外面有甚麼新奇好玩的事情,也會跑過來拉著她一起去瞧。她已經習慣了元胡的一驚一乍。
曲芙蓉放下抹布,回過身問道:“五師兄,去做甚麼?又是哪裡有好玩的嗎?”
“不是,是師父叫我們去書房。”
不會吧,這都要過年了,師父又要訓課了?想起周懷海訓課時那嚴肅的表情、嚴厲的目光,曲芙蓉蹙起了眉頭,心裡面有一絲打怵。
元胡看她立著未動,催道:“小師妹,快走啊,莫讓師父等急了。”
“哦,我聽到了,這就來,”曲芙蓉反應過來,連忙跟著元胡來到了周懷海的書房。
出乎意料的是,周懷海叫他們來,並不是來聽訓的。
周懷海正拿著毛筆在寫大字,面前的書桌上擺著裁成一條條的紅色紙張,看樣子正在寫春聯。
看到曲芙蓉與元胡進來,周懷海抬頭瞧了一眼,點了點頭。目光並不嚴厲,相反的,目光中透著慈愛。
曲芙蓉心裡暗自輕松高興了一下,忙湊過去問:“師父,您這是要寫春聯嗎?我給您研墨。”立在書桌旁邊,往硯臺裡添了水,拿起墨條,開始細細地研墨。
元胡看到曲芙蓉如此,也長了眼力見,跟著走過來,幫著周懷海扯平紙張,候著他寫好一副,便捧起來,擺到一旁晾著。
曲芙蓉見周懷海已經寫了好多副春聯了,便問道:“師父,為何要寫如此多副?是要送人嗎?”
周懷海抬起頭瞧了瞧曲芙蓉,目光裡滿含贊許,問道:“你怎麼知道師父寫了這些是要送人的?”
曲芙蓉答道:“我方才在心裡數了數,咱們醫館裡前院後院的屋門還有店門加起來,用不了這許多,便猜想多出來的是要送人的。”
還有一個原因,曲芙蓉留在心裡,沒有說出來。
以前,每逢過年,曲芙蓉的父親曲其琛也會寫好多副春聯,送與鄰居村人。印象最深的,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那一年,也是臘月二十六、七了。
曲芙蓉在街上跟小夥伴玩夠了,回到家時,母親柳玉竹正在縫著一件衣裳。
見到曲芙蓉回來,柳玉竹招手道:“蓉兒快來,娘給你做了新衣裳,穿上試試。”
曲芙蓉跑過去,伸出胳膊,等著柳玉竹給她穿新衣裳,仰著臉,開心地問:“娘,為何要穿新衣裳?是要出門去姥姥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