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帕
梁振玉回到花廳不久,李芸苓來向她辭行。
李芸苓走近梁振玉,輕聲道:“姨母,我已經跟小枝交代好了,我先回家去了,過幾日再回來陪您。”
梁振玉親暱地拉過李芸苓,拍著她手,微笑道:“芸苓好孩子,回吧,跟你爹孃報個平安就早些回來。我這裡真是須臾離不開你。”
李芸苓笑著告退:“好的,姨母,我一定早些回來。”
梁振玉叫住她問:“豆花在何處?回來這幾日都沒怎麼見過她。”
李芸苓回轉身,答道:“也不知怎的,豆花最近迷上了繡花,每日裡一有空就纏著我問針法,昨兒小枝小葉一回來,又纏上了她倆。我方才來的時候,瞧見她又在後院迴廊下繡花呢。”
“哦?這個小豆花,好的,我知道了,芸苓你先回吧。”梁振玉點了點頭。
李芸苓見梁振玉沒啥事兒了,就回到後院自己住的寄春閣,預備拿了包袱,往前面坐車回家。
她剛剛拿了東西,還沒有走出院子,忽然聽到外面傳來梁振玉的尖叫聲:“這是甚麼?豆花,你拿的甚麼?”
李芸苓還是第一次聽到梁振玉如此失態地叫嚷,嚇得她慌忙扔了東西,趕緊跑出去,看看究竟出了甚麼事情。
李芸苓循著聲音跑到迴廊,瞧見梁振玉正捧著一塊繡帕盯著看,她的雙手顫抖著,面容煞白,嘴唇哆嗦著,想說甚麼話卻說不出來。
豆花手足無措戰戰兢兢地立在梁振玉的面前,手裡拿著一個圓形繡花撐子,正抹著眼淚,邊哭邊說道:“夫人,我錯了,我再也不繡了,我馬上去幹活兒。”
李芸苓拿過豆花手裡的繡花撐子,瞧見竹製的小撐子上繃著一方麻布帕子,帕子上描著兩株並蒂的荷花和幾枝荷葉,左上角描著一排展翅在雲朵間的大雁。豆花只繡完了那幾枝葉子,其餘的部分還沒繡。
李芸苓又湊到梁振玉手邊瞧了瞧,發現豆花的繡花撐子上,同梁振玉手中的繡帕上,描著一模一樣的圖案。梁振玉手中的繡帕同樣沒有繡完,只繡好了一排大雁幾枝荷葉和半朵荷花。
李芸苓看了這情形,猜出梁振玉叫喊的原因出在這兩個一模一樣的圖案上,雖然猜不透這些圖案有甚麼意義,但是瞧著梁振玉的神情,她覺得一定非比尋常。
李芸苓先扶著渾身顫抖的梁振玉坐下,又回身拍了拍豆花,溫聲道:“豆花,你先別哭,夫人沒有責怪你繡花的意思,你快告訴夫人,這個花樣是誰給你描的?夫人手裡這塊繡帕又是從何處來的?”
豆花止住了哭聲,擦著眼淚,細聲細氣地說道:“這個花樣是小七姐姐描的,這塊繡帕也是她給我的。”
豆花說的話,聲音不大,卻像焦雷砸在梁振玉頭上,她揚起眉,瞪圓了眼,不可思議地大聲問道:“你說甚麼?你說這是誰的帕子?是小七的?”
豆花嚇得癟了癟嘴又打算哭,李芸苓忙止住她道:“沒事,豆花,不怕,你好生說說,小七何時描的花樣?她又為何給你這塊繡帕?”
梁振玉一眼不眨地盯著豆花,迫不及待地等著豆花說出事情原委,好印證她心中想要的答案。那是她十幾年來,日思夜想等待的一個答案,即將在此刻揭曉。
豆花偷偷瞄了一眼梁振玉,定了定神,回憶道:“就是那回在昌河渡口,小七姐姐落了水,躺在屋裡休養。有一日,我過去送熱茶,瞧見小七姐姐在縫補衣裳,她在掛破了的地方繡了一朵小花,粉粉的像一朵桃花,看起來好漂亮,我就說我也想學繡花。”
梁振玉聽到這裡有些不耐煩,焦急地打斷豆花:“你只須說,小七有沒有說過,這塊繡帕是從何而來?她為何又將這繡帕給了你?”
豆花為難地瞧了瞧梁振玉,以她的能力必得從頭說起才說得清,她又瞧了瞧李芸苓,瞧見李芸苓對她點著頭,投來鼓勵的眼神,便接著往下說。
由於豆花說的太囉嗦,梁振玉和李芸苓只好一邊聽一邊自行整理,腦補出當時的情景畫面:
豆花:“小七姐姐,我也想學繡花。”
小七:“好啊,我教你,你看,繡這個小花針法很簡單,咱們在這旁邊再繡一朵。”
豆花學會了,從懷中拿出小七包櫻桃送她的那塊麻布素帕子:“小七姐姐,我想在這上面繡,將這帕子繡滿,行嗎?”
小七:“行啊,你想在這上面繡甚麼呢?”
豆花:“我想繡好看的花兒、葉子、天上的雲彩、還有會飛的小鳥,還有,還有甚麼我還沒想好。”
小七:“真好!豆花真有想法,你說的就像一副畫兒,繡出來一定很好看。”
豆花:“可惜,我不會畫畫,畫不出來這些東西。要是有現成的花樣子描一個就好了。”
小七想了想:“豆花,你去跟店家借一支描花樣的筆來,我給你描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