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知道青蒿素在研究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註冊專利,並且由於國內學術研究者們對西方殘酷資本世界不夠瞭解,沒有保密意識,直接把青蒿素的化學結構和相對構型以論文的形式發表。
等於說是把青蒿素最大的秘密都公開出去了。
緊接著又有不同機構爭相發表論文,把青蒿素的完整提取方法、藥效等等全部資料都給公開出去。
這個時候,青蒿素的基礎技術已經不可能再被註冊成專利了。
專利註冊要求新穎性,要先註冊後公開,而不是先公開後註冊。
根據這些技術資料,西方資本對青蒿素展開大量研究,搶注了許多周邊衍生專利。
後來中夏國又研究出來了複方蒿甲醚,吸取教訓第一時間註冊專利,但也只是在國內註冊,為了在國際上註冊下來專利,不得不跟國外醫藥公司合作,中夏只收取專利費,把國際研發權利都交給了國外公司,也就是說,中方徹底喪失複方青蒿素産品在國際上的銷售權,這給後來國外醫藥公司反過來利用青蒿素絞殺中方藥企提供了極大便利。
秦天南把這件事記在心上,回去之後要好好查查,能挽救就挽救。
她主要是記不清楚時間線了,只知道有這麼回事,她不是參與者,具體時間線記不清。
在世界範圍內相對於化合藥來說,中藥的市場小得不值一提。
但化合藥,中夏國起步太晚了,現在國外各大醫藥公司已經有了上百年的積累,而國內還是從零起步。
藥品研發不是簡單的科技發明,是大量科學家多年的積累。
一直到幾十年後,中夏國在軍事高新科技等諸多領域都稱王稱霸,可在化學合成藥上,卻依舊沒有多大成效,落後國外非常多。
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小。
但秦天南也有自己的優勢。
藥物研發的過程非常漫長且複雜,很多時候花上幾年十幾年都不一定會有結果,就是因為不確定性太多了。
化合藥就是這樣。
有時候科學家對目標化合物研究了好多年,最後卻發現反而是其衍生物針對某些疾病的效果非常好!
還有一些化合物,科學家發現的時候初步試驗覺得不行,被各種理由放棄,但後來機緣巧合又重新拿起來實驗,結果就成功了。
化學制藥行業失敗率太高太高,所以研發投入才會特別大,也只有大的制藥公司能夠有這樣的底蘊。
秦天南劣勢很多,但她有一點是其他制藥公司沒有的,就是她知道未來。
她能準確知道哪款藥物一定是有效,是會全球大賣的。
就比如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劑,最初是作為降壓和治療心絞痛的藥物進行研發的,但最後臨床上發現其降壓效果比較一般,但其副作用會導致病人陰j□□,制藥公司又將其跟治療陽痿的研究合併,在首批臨床試驗上就取得了巨大成功,經過重新合成後,重新申請了合成專利和新適應症專利,成功上市,就是後來全球大賣的西地那非,也叫偉哥。
再後來又發現fde5對肺動脈高壓也有效,就又從藥監那邊申請透過了西地那非治療肺動脈高壓的適應症。
上輩子到秦天南死的時候,單單是這一款藥物,就給制藥公司帶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
那可是兩百億美元,一千多億中夏幣啊!
秦天南跟梁茂實說:“幫我瞭解一下d國百輝制藥。”
梁茂實驚訝:“哪方面的瞭解?”
秦天南:“越全面越好,看看有沒有收購的可能。”
這家公司也有上百年的底蘊,但在戰後經營不善,大概幾年後就會被國的制藥公司收購。
百輝制藥手裡也掌握著不少專利,其中有很多尚未應用到臨床。
國外的大制藥公司就是這樣,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一些新型化合物,也不管最後會不會應用到臨床,會不會上市,第一時間就先註冊專利。
像是奧美拉唑,1978年被發現就註冊了專利,中途研究了又放棄,放棄了又重啟,十年後才真正上市。
梁茂實忍不住說:“你不會是想搞化合藥吧,那可是個無底洞!”
這比搶佔r國中藥市場還不靠譜!
秦天南也沒想那麼多,哪怕是能弄出來一兩款世界暢銷藥物也值了。
見她堅持,梁茂實也無奈了:“行行行,我先讓人調檢視看,但就算是真的能收購也很麻煩,你的身份,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