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選擇 宋時從來沒有忽略過,情……
宋時?從來沒有忽略過, 情報,在這?個資訊流通不暢的時?代重要性。
她在呂宋站穩腳跟後,第一時?間著手處理的就是信鴿站的建立, 將?呂宋到京師的情報傳輸從45天縮短到了29天,這?幾乎已經是信鴿傳輸能做到的極限了。
如果不是三?級中轉站的推動, 這?個時?間恐怕還要進一步增加。
而這?也是大?魏勢力所能輻射的極限,藉由呂宋這?個中轉站,大?魏才?能勉強將?自己的勢力輻射到南洋和更遠的南溟。
宋時?原本不想這?麼快遠離京師,尤其是在大?魏剛剛收複,整體百廢待興,而鎮遠軍在陸地?上又必須開拓西域,整個戰線被?拉的太長?, 暴露的弊病也就越多。
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一個歷史的永恆。
陸地?是過去五千年帝國屹立的根本,但是海洋才?是下一個版本的希望。
不管由誰去開拓,宋時?都會擔心對方並不能正確理解她的想法,在陸地?上長?大?的人,對于海洋有天然的輕視。而在海洋上開拓的人,卻因為常年的刀口舔血,沾染了太多的兇性, 喜歡竭澤而漁。
馬尼拉這?個小小的港口,在大?魏的版圖上不值一提, 但是卻是帝國開拓南洋的根基。而遙遠的南溟, 才?是能保證帝國擁有下一個三?百年,甚至五百年的希望。
宋時?不得不去,大?魏必須融入整個世?界體系,利用自身的優勢成為全球化的主導者, 而不是旁觀者。
除了她,沒人會理解海洋被?連線以後,在未來三?百年所爆發的生機與毀滅。
抓不住這?縷生機,就會成為被?毀滅的存在。
整個大?魏,在前?太子?去世?的時?候,就被?抽走了最後一口氣。不管是南遷政府,還是世?家豪強,甚至是各地?割據的起義軍閥,全部都處於一種衰落到甚至能被?女真騎兵分而逐之的程度,整個帝國的控制和管理,早已無法形成有效的主導。
大?魏的三?百年沉痾早已經積重難返,這?不是幾個人就能力挽狂瀾的事情,本質上大?魏已經處於一種滅亡的狀態。
而靖安帝,只?是宋時?為這?個還未出生的帝國所選定的一個過渡政權的代言人。
以全國之力,供養一個家族的時?代,早已經需要被?淘汰。
不管換誰上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只?是過快的將?步子?邁的太急,只?能迎來毀滅。
即使是你所想要拯救的百姓,在沒有開啟民智的時?候,也不會理解你所想要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的大?魏,甚至只?有一個因為大?量的工廠興建和商業走上正軌,還在萌芽狀態的民族資産階級,它們?甚至需要宋時?用盡手段去呵護它,才?能使得它們?不被?摧毀。
太子?藉著起義軍閥的手,將?吸食大?魏百姓數百年血肉供養的皇室宗族和部分豪強一掃而光。
而鎮遠軍則是以一種爆裂的方式,強行將?外部的極限壓力,比如女真和蒙古人驅除出去,然後,橫掃了買辦的晉商,以及江南的大?部分世?族。
再把羸弱的皇權,關到了籠子?裡。
但是整個大?魏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所有累積的教訓,讓人性的貪欲膨脹,將?中央集權的帝制時?代推向了極端。
太祖自以為罷去了丞相,寫上了皇明祖訓就可以千秋萬代將?皇權集中在大?魏皇室。
而女真入主後,以少量異族統治偌大?的華夏,更是將?君主專制的強化到了極致。
它們?的本質上是透過窒息社會活力來維持穩定,政權在被?鞏固的時?候,同時?也導致了系統的僵化,以及官僚無休止的腐敗。任何試圖透過絕對控制實現永續統治的嘗試,終將?在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人心鑽空子?的能力面前?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