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珍珠使 剛回來的時候,沈三受……
剛回來的時?候, 沈三?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全家除了當差,都圍著他轉, 但是隨著他回來的時?間變久,又一直遲遲沒去找活計, 遠香近臭,他漸漸被嫌棄起來了。
畢竟以大魏如今都快捲上天的風俗,是絕對接受不了無?所事事的懶漢。
沈三?盤算著下地是不能了,他雖然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但是下地的收益太低,支撐不了他的花銷。手上有點小錢做點買賣還是可以的,但是他既坐不了海船, 又趕不了馬車,一時?間還有點躊躇起來。
然而沒等沈三?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幹嘛,卻?看到衙役直接上門?來了,一頭霧水的沈三?差點沒拔刀,好在對方態度和煦,於是被衙役請回了縣城。
原來是像這種退役士兵,戶籍都有記載的,沈三?戶籍隨著他退役, 一同被打回了原縣,雖然慢了一點, 但是核對後, 縣衙發?現對方久久未曾報到,於是便派人去沈家核對了。
現在每一個青壯勞力都彌足珍貴,更何況這種退役計程車兵。
沈三?這才想起,自己退伍之?時?, 訓導員曾經說過要他回家後去縣衙報道登記,不過,沈三?當時?只?想著回家,上了回家的馬車就忘的幹幹淨淨了。
好在現在也不算晚,沈三?在衙門?登記後,看著對方將他的戶籍由軍籍改成了民籍,一時?之?間還是有些傷感,不過隨後就感覺手上一重,一把?嶄新的火統被放入了他的手中。
沈三?疑惑的看著對方,他在離開軍營的時?候就將手上的火統上繳了,因為邊疆之?地,局勢不穩,需要武器防身,如果留在遼東他的火統就不需要上繳,但是江南腹地……
衙役嘆息了一聲?,有些羨慕的看著他:“最近報紙上鬧的沸沸揚揚的呂宋屠華慘案,二十年前?兩萬多華人被沉入水裡,兩年前?那西方蠻子又對馬尼拉八連的華人痛下殺手,又是兩萬多百姓遇難,實在駭人聽聞……”
“於是宋大人千裡加急頒發?的新政,也是剛剛才施行的:所有退伍軍人一律保留一杆火統,是紀念,也是危機時?的自保,還盼爾等自尊自重,與大魏百姓互助互愛,切勿亂用?。”目前?軍隊産出的火統産量並不算高,他們巡檢司用?的都還是藤甲長刀,
沈三?抱著那杆火統,聽的目呲欲裂,一時?恨不得將那西洋鬼子屠殺幹淨,又一時?虎目含淚,清楚的知道退伍後除非軍隊發?召集令,否則他再也無?法?回去了。
情緒激蕩間久久說不出話來!
見他不說話,衙役也是見怪不怪了,就帶著他入了縣衙後的一個小廂房之?中。
因著這段時?間退伍士兵較多,堂中還有不少的退伍同僚,一入廳堂,就感覺一股熟悉的軍伍之?前?撲面而來,相顧一望,人人手中抱著一杆火統,眼中都帶著幾分血絲。
來不及寒暄,而隨後進來的縣尉一身褐衣,以及旁邊一個身著藍衣的女子,快步走了進來。
縣尉看著滿廳的親切紅襖,一時?之?間還有些感慨,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有些使?不上力的右手,要不是之?前?砍韃子的時?候挨的那一刀,他也不至於這麼快就退役。
倒是縣尉身後藍色官袍的女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軍營之?中雖然也有女營但是基本上還是和男兵隔絕,很少接觸,也大多是從?事炮兵之?類的職務,雖然早就知道現在很多女人當官,但是這群退役計程車兵還是第一次見到,不由目不轉睛的看著對方。
藍衣女子雖然年紀輕輕,容色姣好,但是臉上卻?沒有半分波動,冷冷淡淡的回視他們,腰間的燧發?槍的銀光閃閃,倒是把?一群人都看的低下了頭去。
鄭墨雲攤開了手中的文書:“諸位都是為國盡忠的戰士,如今退役,縣中自然要為各位安排司職,如今縣中尚有幾個空缺……”
待鄭墨雲介紹完後,廳中的各位早就做出了選擇,諸如巡檢司、鄉勇隊教官之?類在鄉中名望高又有點小職權的職位被迅速搶佔,等沈□□應過來的時?候,就只?剩下珍珠使?這個職位了。
據鄭墨雲介紹是管理類似養桑蠶一樣的工廠,不過養的是産珍珠的珠蚌……
“珍珠還能養?”
沈三?不提防自己不小心說出了聲?,但是看到鄭墨雲清澈的瞳孔,一時?啞語,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漲紅了臉。
鄭墨雲輕笑一聲?,難得露出今天的第一個微笑:“當然可以!”
多虧了宋時?之?前?推進圖書館專案,之?前?查抄士紳大戶的時?候,除了金銀珠寶古董玩物之?外,還查抄了不少古籍珍本,不同於古玩珍寶,書籍這類東西並不好定價,宋時?也沒想過賣,一直堆在庫房,等到京師圖書館選址建好後,就直接放進去了。
只?要有戶籍證明,就可以在京師圖書館中一層閱覽,而租金則是需要手抄圖書館中的任何一本書十頁以上的內容,筆墨紙硯都由圖書館提供。
而二層,免費。但是需要有最低吏員或者退伍軍人的身份才能進去。
倒不是宋時?做不到免費開放,但是有時候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並不會被珍惜,稍微提高一點門?檻,反而效果會更好,況且如果連基本的整齊書寫都做不到的話,那也沒有必要進圖書館了。
京師的圖書館開放後,日日爆滿,最後甚至需要限號進入。聽聞那些珍本古籍正?被整理印刷後,新本將會由點及面的通行全國。
鄭墨雲被外派下來之?前?,就時?常泡在圖書館之?中。
當時?她知道自己可能會被下派到縣府,於是特地去圖書館中翻看了不少關於民生的書,其中恰好有一本北宋龐元英的《文昌雜錄》,其中記載了“養珠法?”。
朝廷發?下來的官員手冊雖然有著最基礎的為官標準和指引教程,但是對於鄭墨雲來說,基礎,是遠遠不夠的,連得了兩個甲等評語,今年在基建這塊的得分點能挖掘的幾乎沒有了。
這也算是變相的督促地方官發?掘當地的特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