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保障 高坐明堂的天子到底也沒……
高坐明堂的天子到底也沒勸住人。
而三?天後朝臣們提名?的人, 不是身份不如宋時,就是身份雖然比宋時高的又不宜出京,或者就是名?聲赫赫容易被人認出來, 這樣攏一攏,剩下的和宋時一比, 多少有點湊數了。
再?者鎮遠侯都沒說話,這種危險又辛苦差事一般人也不想往自己?身上攬。
反而是剛到京師的秦軍女營主將盧雁回?自請上書,想要和宋時一同前往蒙古。
盧雁回?是秦軍首領盧象升的侄女,她自幼父母雙亡,一直在盧象升的膝下長大,陪著盧象升在邊關鎮守多年,一身武藝自然不凡, 而且對於蒙古各地?區的勢力分佈也相當瞭解。
不過到底因為是女子之身,參與的正?面?戰場並不多,大多也以男裝示人,或帶領的女營在戰時以守城後勤為主,倒也不用擔心到了草原之上,被認出的問題。
就是偌大一個大魏朝,策反這種極度危險的事情都是派的兩個女子,多少有點讓人繃不住。
偏偏此事還需要極度保密, 知道內情的人也不能洩露分毫,因此知道內情的幾個相顧無言, 唯有一聲嘆息。
丟人啊!
倒是女官這邊仗著宋時回?來了, 然後諸位主事大臣又莫名?的對上宋時軟了三?分的氣勢,將手頭之前積壓了好?幾個月的提案一股腦的全提了上去,重點也就在商稅改革上面?,其中包括銀行儲蓄和紙幣制度的推行。
宋時也沒真欺負別人, 之前的高薪養廉政策也只是個雛形,雖然將官吏的工資整體翻了三?倍,但是由於太祖過於摳門,原本?實行的薪資就是違反人性的,正?一品官員一千多石祿米,七品以下不到百石。
看著建國初期百廢待興,這些好?像夠了,可惜,太祖一般要用寶鈔抵扣一部?分,到了太宗,得?益於海貿,抵扣的部?分又多了胡椒、蘇木,到手的就更少了。
而官員一般還要養一家來小,和幕僚師爺乃至下僕。
如今的糧食價格在糧票強力的控制下幾乎等於一石糧食一兩銀子,早先還要更為不堪一些,換算下來,一個九品官員,一年的俸祿不過四五十兩銀子。
嗯,而沿海地?區的百姓如果投身海貿,一年下來,只要別遇上風暴和意外,也能賺上一百多兩。
相比之下,手握權利的官吏如何會不殫精竭慮的為自己?打攏好?處,官場之中貪賄橫行陋規處處早已習以為常。
王朝末期,整個社會經過百年承平,浮躁與享受之風日長,日益攀比不安本?風的風氣不是一個京師淪陷就能消的掉的。
所以即使宋時給他們翻了三?倍的薪資,給的還是真金白銀和確實能領到糧食的糧票,但是她自己?也知道這還是不夠的。
畢竟作為官員,迎來送往,應酬交際是免不了的,更不用說下面?的小吏了,起碼的日常生活也要保障,如果給他們一個堅強的後路,那麼權力的腐化速度只能說是超乎想象。
監察司才成立一年,僅京師就已經揪出了近百起證據確鑿的貪汙案。為琉球和遼東以及陝北地?區的學堂,輸送了大量的教書先生和礦工。
從?根源上解決官員的後顧之憂,才是杜絕那些迫不得?已走上歪路的官員最?好?的方式,光是抓人,抓的速度還趕不上考核的。
因此,宋時在走訪江南各地?的時候,就已經在計算如何最佳化高薪養廉的政策了,這也是她與大臣交換推行商稅改革的籌碼之一。
新?版本?的高薪養廉,除了薪資之外,從?行政支出筆墨紙硯到衣食住行、交友接待、節慶旅遊,無不一包,按照官員的品階各有階梯補助。而且明確的將社會補助修橋鋪路)和個人資助優秀學子)納入朝廷的支出之中,減輕官員的負擔。
不管什麼政策,都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最佳化的,誰也不能一步到位的推出一個完美無缺的政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是關鍵。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提高效率!
哪怕因為貪腐被抓,換任官員重新?適應也需要時間磨合,如果能在貪腐之前及時止住自然再?好?不過。
給他們一點甜頭,把?商稅順利推行下去,那才是往後能維持住整個帝國運轉的大頭!
女官那邊天天抓著各部?門推進各項政策,六部?的官員因為這個已經連著加了三?天班了,但是頂頭上司沒吭聲,他們也只能忍著。
這樣,從?上到下忙忙碌碌,倒是沒人知道天子悄無聲息的被人拒婚了一波。
宋時面?上對上朝臣和新帝的時候還是一臉平靜,回?了鎮遠侯府就開始帶上淡淡的死意!
她才十八不到!
雖然靈魂已經不小了!!
但是她的身體還未成年!!!
她覺得?自己和京師多少還是有點犯沖的,不管是上次入京,還是這次,每次在京師留著的時間都不超過兩個月就得?往外走。
原本?尋思著想要趁著秋收這段時間,一鼓作氣把?商稅和紙幣的事都開始推進了,卻沒想到新?帝居然動了給她立後的心思……
臣強主弱,況且宋時還一直在削弱大魏皇室的影響力和權利,新?帝感到不安,想要求個保障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