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亂與平 隨著沈維忻一聲令下,……
隨著沈維忻一聲令下, 王鐵骨迅速點燃了手中的引線,一點火光迅速從礦洞之中飛速蔓延而出?,迅速消失在?視線之中, 礦洞之中的人?也迅速順著之前策劃好的疏散通道離開。
不久,一聲猛烈的爆炸聲在?山上炸響, 七溪礦區原本就地?處紅河支流七溪河與茶嶺河交彙處,七溪河上游的十二道水閘被轟然炸開,盛夏時節原本就多?雨,這些充沛的河水被積蓄在?層層的閘口之間,陡然炸開。
河水在?峽谷間迴旋咆哮,積蓄出?一股人?力?無法抗拒的勢能,從山間傾勢而下。
鄭氏象兵猝不及防, 前排五頭戰象被激流掀翻,鐵甲在?水壓中扭曲崩裂,象兵更是被河水一下沖擊而下,更不用說是那些只是穿著薄甲的安南士兵了,轉瞬之間就被河流帶動著沖走了。
鄭氏第一次的攻擊,以?象兵開路,但是還沒上到涼山,就被一場蓄謀已久的洪水沖散。
隨水而下還有三?百根削尖的楠木樁, 這些浸泡著桐油的木樁,在?水力?的加持下沖向象群, 堪稱利箭。
象腿一旦被刺穿便再難掙脫, 七溪河瞬間化作血池,哀鳴的象鳴和溺斃計程車兵在?漩渦中沉浮。
只短短的一息,就消失在?眾人?的目光之中。
而剩下的安南士兵散落在?森林之中,被李至用五斤鹽或者一把?鐵質農具換一個安南士兵的價格, 換來了黑旗瑤族對於?整片森林的掃蕩,除了少數因為幸運得以?逃回升龍城計程車兵,大部分被水流沖散的安南士兵統統被抓進了七溪礦區。
這不就是巧了!
七溪礦區的鐵礦質量産量比想象中的還要大,現在?的七溪礦區不僅成為了大魏安插在?安南最堅固的釘子,還會?成為對兩廣地?區輸送鐵器的最佳礦産來源。
高?平能用的人?都被沈維忻抓去練兵了,挖礦這種事自然還是由鄭氏的人?來的痛快。
三?百裡外的鄭氏卻勃然大怒,原本以?為只是一場例行的平叛,結果卻讓鄭氏的人?損失了五千餘精兵,尤其是30匹象兵,這才是最讓鄭氏心痛的損失,畢竟一匹象兵從培育到身上的披甲起碼要數十年,花銷上千兩銀子,一向都是安南和暹羅最為強勁的殺手鐧。
即使是安南統共也就300餘匹,其中一半都放到邊境上對付阮氏,一下子損失這麼多?,即使是鄭氏也感?覺有點吃緊了。
尤其是最近,阮氏得了荷蘭人?的資助後已經?開始在?在?邊境修築長城。
一旦城牆修好,想要攻破就需要更多?的象兵才行。
但是以?現在?的局勢,鄭氏卻不得不吃下這個悶虧,因為升龍城,又亂了。
就在?劣質銅錢泛濫引起整個安南開始通貨膨脹後,沒多?久,來自大魏的商人?統統拒收安南的銅錢,因為其中的鉛含量早已不是王恆宇一開始澆築的五五比,反而是含鉛如泥,觸手生灰,他們不得已只收白銀或者是以?物易物。
而還在?安南的西洋商人?紛紛嗅到了商機,引得白銀進一步漲價……
升龍城的物價已經?是一天一個樣了,由於?紅河平原本來就是糧食産地?,剛剛夏收,雖然大量的糧食以?各種方式流向海外,但是百姓多?少還有些餘糧,更重要的是食鹽的缺乏。
人?三?日不食鹽,就會?全身無力?,而象兵更是需要大量的進食食鹽,才能保證戰象平均體重不至於?下降。鹽價高?漲不僅是百姓受不了,就連鄭氏也受不了。
而夏季正是洪水多?發之時,一場暴雨後,紅河洪水沖毀清化堤壩,淹沒稻田12萬畝。
而忙著給朱印船交糧的鄭氏非但未賑災,反強徵“修堤銀”,鄭氏為籌措與阮氏相爭的軍費,早先還在?清化推行“三?倍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