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籌謀 靖安元年六月,正是初夏……
靖安元年六月, 正是初夏,京畿附近新種下的異種還在積蓄能量,但是在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的安南, 尤其是紅河流域下的平原地區,因為土地肥沃, 水源充足,水稻能夠一年三四熟,此時早已進入了豐收季。
不過往年,鴻基港口早就忙碌起來?,將當地收獲的水稻早就裝上了海船,經由大琉球運往大魏各地,今年卻不太一樣。
出現在鴻基港口的卻是一些紅發碧眼?的西洋人以及來?自日本的朱印海船。
日本人是來?收購糧食的, 而西洋人是過來?購買安南奴隸。由於安南連連交戰,不管是鄭氏還是阮氏,手中都有大量對方的俘虜,處理起來?格外麻煩,放了又容易導致叛逃,於是幹脆賣給西洋人處理,既省心,又能小?賺一筆。
只是那些被購買的奴隸會被賣到什麼地方, 擁有什麼樣的命運,對於安南的南北雙方來?說?都不重要。
西洋人不遠萬裡而來?, 原本手上的人數就不多?, 而不管是馬六甲附近的蘇門答臘還是滿剌伽,都不是人口眾多?的地區,想?要在當地駐守自然?需要大量的奴隸。
不管是印度的棉布還是暹羅的大米,都需要一種廉價而來?源廣泛的貨物進行交換, 白銀和香料是大魏的專屬貨物,為了絲綢、茶葉、瓷器是無法挪用?的,因此從南洋諸國中購買奴隸再交易到其他國家,就成了西洋人手中一筆不錯的買賣,重要的是,可持續!
南洋諸國雖然?隔著海域,但是彼此之間的紛爭卻並不少見,彼此征伐早已成了常態,即使不是,在西洋人來?了之後,也會將這種狀態變成常態。
大魏禁止貨物流通安南後,鄭氏那邊還沒動靜,反而是南邊的阮氏出現了不適應,因為阮氏原本就是依託航海貿易從中獲利的,在大魏與安南的陸上通道被鄭氏掌控後,南洋貿易的必經之地歸仁港就成了阮氏絕對的經濟命脈。
原本在大魏的戰亂和江南的疫情之下,大魏的貨物已經全面減産,在大琉球的有意?控制下,大魏售出的所有奢侈品價格也隨著南洋糧食和棉布的價格上浮了三成。
而現在所有經過歸仁港的大魏貨物全部暴漲了一倍,讓依託這個航線而貿易的商人全部苦不堪言,因此流轉到南洋的大魏貨物更是漲了兩三倍。
海面上的事情,宋時並沒有出面,她只是聯絡了鄭一官和石香海,作為紅旗幫的雙巨頭,他們兩個在南洋上才有絕對的掌控力。
由於雙港早先?將西洋人全部趕出大琉球的行動,早已與西班牙和荷蘭交惡,西班牙在馬尼拉一直虎視眈眈,而荷蘭雖然?同?樣不甘,卻因為本土的荷蘭陷入了混戰的三十?年,不得不戰略收縮,經營南洋。
因此早年一直和西洋人保持不錯關系的鄭一官就成了連荷抗西的最佳人選。為了說?動鄭一官,宋時在泉州的市舶司稅收又少了一年。
而只為了讓鄭一官以荷蘭獨佔廣南生絲貿易的條件,換取其艦炮支援,在峴港外海擊沉西班牙的艦船:聖卡特琳娜號。
現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還遠遠沒有達到後世的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地步,在南洋的經營還只佔西班牙的三分之一。只有讓荷蘭獲得軍事介入的藉口,才能讓南洋的局勢更加動蕩起來?。
既然?大家都要打,那就都打起來?。
南洋,不需要一個除了大魏以外絕對強勢的勢力,最起碼在大魏緩過氣來?之前,宋時不允許。
至於石香海,她對於南洋的局勢瞭解的更深,尤其是從嶺南到南洋的一整條貿易路線都歸屬於她,只要她不發話?,從安南運出的糧食就到不了日本。
甚至不需要紅旗幫出面,只需要聯合雷州的海盜陳上川,以五十?艘載有紅夷炮的廣船就能封鎖順化外海,日本的朱印船一艘都別?想?越過去,自然?,戰利品需要五五分賬。
既然?安南不想?做有本的生意?,幹脆就讓他們看看什麼叫無本的買賣。
隨石香海南下的,還有這次,在江南疫病期間為抗擊白蓮教出力不少的廣安寺高?僧,和在大琉球傳播道教信仰的玄光子?。
南洋地區自古信仰繁雜,從本土信仰到阿拉伯商人所帶過來?的綠教到西方人帶過來?的新教和天主教,隨著地區的變化一點點疊代。
儒家文化,版本太高?暫時相容不了,還是讓佛教和道教以及媽祖去探探路吧。
當然?船上的錦衣衛也不會少,大魏對於南洋諸國的關注還是太少,它高?傲的目光從來?都只落在了草原上叩響邊關的草原人,而忽略了海洋另一邊的發展。
宋時卻需要大量來?自南洋的資訊,去重建大魏重返南洋的計劃。
甚至是聯絡當地的華商,尋找機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這些化外之民正經的庇護以及開疆擴土的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