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瘟疫 剛入五月,天氣漸漸轉熱,宋時就……
剛入五月, 天氣漸漸轉熱,宋時就收到了一個絕壞的訊息。
江南的探子來報,近日江南多地的瘟疫出現了變化, 一開始的時候只是?普通的流感?瘟疫,雖然傳播速度很快, 但是?致死率並不高,患者主要還是?比較接近傷風感?冒和高熱症狀。
宋時沒有袖手旁觀,而是?從自己的物?資之?中支援了大量的藥材,以中立救災的名義在附近的府縣派發,也鼓動當地的縣官和士紳一同救災,面對疫病,哪怕是?闖王的隊伍也沒有為難宋時派去救災的人, 只是?彼此保持著涇渭分?明的界限。
只是?宋時的救災,幹擾了白蓮教販賣符水的生意。
一般大災之?下都是?宗教蓬勃發展的時候,因?為傷病和絕望之?下,人的心理意志最容易動搖,也是?白蓮教擴散受眾的好時機。
宋時不單單是?帶的醫護人員,同時也聯絡了不少的道?教弟子,畢竟很多的醫護人員本?身也是?道?教的弟子,在救災的同時還宣揚一下宗教。
如此, 白蓮教對於宋時的行動自然看不過去。
眼看著瘟疫即將結束,另一種烈性瘟疫卻?開始蔓延, 病者不僅嘔吐高熱意識不清, 腹股溝或腋下的出現腫大的斑塊,甚至面板出現青黑色的皰疹或瘀斑,一旦病發則三?至五個時辰內,病人便會死亡……
宋時之?前在琉球的時候, 因?為西班牙人散佈天花的緣故,所以推行了一段時間的防疫教育,還把之?前在永明城寫的《防疫四論》重?新印刷出版。
好在宋時穿越過來時剛經歷了一場大疫,她也是?主動或者被動的接受了不少的疫病治理教育,這?才能湊出一本?《防疫四論》。
為了便於理解,《防疫四論》本?來就是?沖著讓最多的人明白疫病的來源和傳播原理的,寫的簡單易懂,所以哪怕是?軍隊之?中的輔兵都要通讀,因?此宋時手下的人,面對瘟疫並不像旁人一樣畏懼。
症狀一出,宋時派去救災的人立刻意識到,這?是?曾經在歐巴羅歷時三?年,帶走?了兩千多萬人的生命,讓歐巴羅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
這?個病症大魏也不是?沒有過,但是?一般多發於北方,因?為來源於老鼠攜帶的跳蚤傳播,江南水網密佈,按理來說並不會蔓延到現在這?樣的情況,尤其是?連闖王營中甚至是?左家軍中也開始蔓延。
“白蓮教!真的是?喪心病狂!”宋時看著手下的人彙總而來的瘟疫資料,簡直觸目驚心。
要知道?一般的瘟疫透過青黴素還是?能救一下的,天花也有無相散,已經開始在京畿和山東附近開始種痘了。
但是?唯獨鼠疫,需要的是?鏈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這?些抗生素的難度超出青黴素許多倍,需要現代生物?技術和化學工程技術的支援才有可能實現,就現在的化工水平,無疑是?無法複現的。
即使?是?宋時在《防疫四論》上介紹了預防的手段,但是?江南現在擴散的情況太多太亂,她手上的防疫物?資根本?無法正常的到達所需要的地方,甚至可能她的物?資剛到,當地就已經出現全村死絕的情況。
鼠疫的潛伏期有47天,一旦發作一天不到就會斃命。
白蓮教所佔據的貴州,因?為山多地少,村落隔絕,反而能躲開這?場鼠疫。想必,這?也是?他們選擇在江南地區肆無忌憚散佈的原因?之?一。
原本?從三?峽探出頭的大順軍,也被這?兇猛的瘟疫嚇的收攏了軍隊,守著四川盆地,起碼安全無憂。
連年戰亂,江南地區雖然湧入了不少的流民,但是?整體還算安穩,但是?白蓮教這?一弄,整個江南的已經不是?混亂了,而是?馬上就要陷入了一片死亡沼澤。
現在表現出的症狀還只是?腺鼠疫的典型特徵,如果?不在鼠疫完全擴散之?前處理的話,那麼一旦發展為肺鼠疫,透過呼吸道?傳播的速度更快,整個局面就會毀於一旦。
沒有時間藏拙了!
一旦進入盛夏,天氣轉暖,病毒的傳播速度會變快,防疫難度會更高。
宋時頭疼的看著手裡的文書?上的資料,立刻召集了所有在河南的武官和文臣商量應對方法。
剛飛回來還沒休息好的小青又被她派去給龔敬送信,防疫是?大事,而且涉及江南數個州府,龔敬需要在京師調動物?資運轉,主持大局。
畢竟現在在京師的官員,不論文武還是?北人居多,南北之?爭已經蔓延數百年,尤其是?在北地戰亂之?時,江南等地表現的觀望和敷衍也讓不少的北人心生不滿。
對於救助江南雖然說不上阻礙,但是?要盡全力的話恐怕心有不怠,這?種需要大量運轉物?資的情況,一旦有人拖延敷衍,江南的死傷人數還要再上升一個級別。
即使?在宋時的手下,也有不少人不太理解為什麼要傾盡全力救疫。
宋時一條條掰碎了和眾人說明利害,鼠疫原本就是更容易流行於北方的疫病,如果?不將疫病扼殺在江南,一旦席捲到北地,以北地的情況,只會更糟糕。
賀章聽到是?白蓮教的放的鼠疫,眼神更是?冷了三?分?,之?前一直被壓抑的憤怒如同潮水一樣湧出,只是?坐在那裡就帶著三?分?寒氣,眾人沒一個敢湊到他面前。
他第一個領了先?鋒軍,去江南開路。
宋時這?邊則一邊聯系闖王和左家軍的人準備休戰,一邊除了必要的關隘留守人員,所有能動的軍隊都要開始往江南進發,好在之?前的軍校培養出來兩批不錯的苗子,在闖王送的經驗包下,迅速升級,現在派出去實戰也是?正當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