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奴變 就在江南亂成一團的時候,宋時的……
就在江南亂成?一團的時候, 宋時的人反而加快了?在江南招募士兵的動靜。
在連年的戰亂和天災之下,北方?如今剩下的人口,不是?已經被調動起來, 就是?被之前造反的義軍裹挾著帶走了?,目前整個北方?能用的人手並不多, 即使是?在宋時的全力調動之下,依然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別說男子,就連老弱婦孺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在獨輪車的普及後,減少了?一些體力的負擔,宋時還組織寡婦成?立天足營,主要維護水車和在修路過程中的一些相?對輕便的活計。
不僅僅是?招募士兵, 其實只要是?人,宋時都想要。要知道南方?的文風興盛,建國初期太祖還曾因為科舉之中南人太多,而設下南北分榜取第?的政策。
南北榜的設立是?為了?南北平衡融合,但是?要論學識,哪怕是?北榜的頭名如果放在江浙之地?,也很?難出頭。
只要有科舉的一天,從同年到座師, 從弟子到門生,這片連綿數百年的人際關系網路, 就永遠結不開。
政治一旦牽扯上了?人情, 那腐朽的速度就只會越發加倍。
正?面硬槓取第?科舉,宋時暫時還沒有找死的打算,但是?從側邊敲敲邊鼓,挖挖牆角, 她還是?願意的。
宋時推行的選材考試後選拔出來的人員,半學半吏,只需要月餘就能上手安排崗位,只要不被都察院抓住把柄,老老實實幹活,透過了?考成?,升遷之路就簡直是?一條光明?大道,雖然漫長但是?由吏轉官指日可待。
當然如果被都察院抓住了?,那麼不是?流放萬裡,就是?菜市場門口留用一頭之地?,畢竟,亂世?宜用重典。
最重要的是?,北方?已經缺人到連女人都能做官了?,那麼這些原本就文才遠超他們的南人為什麼不行。
在江南各地?流行起來的一些便宜的小報上,除了?募兵的資訊外?,也開始有選材考試以?及女官的相?關內容,自然也是?引起了?江南地?區的深刻反響,但是?闖王的大軍一南下,這些東西立刻就失去了?關注度。
江南的主權者全副心思都去關注闖王的動向,宋時趁機派人在江南的各州府縣中設立募兵點,但是?那些因為江南文風過盛,而鬱郁不得志的落魄文人可不會放棄這麼一個機會,抱著一絲希望紛紛過來探聽情況。
然後被分批拉走。
沈時川就是?其中一個。
他出身沈氏旁支,考取了?七次都未曾中舉,聽到了?京師那邊的訊息後,他毅然決然的準備賭上一把,去京師,考選材!
到了?朝廷坐落在安陽縣的募兵處,沈時川手裡捏著自己的戶籍,又開始猶豫了?起來,畢竟在旁邊看了?半天,結果看到來往的人大多都是?一身破爛的佃戶或者是?下僕打扮的粗野漢子來從軍。
蹲守了?半天,最後看到一位文士打扮的人優哉遊哉的走出來的時候他才放下了?懸著的心,從樹後面走向了?募兵處。
他沒注意到,在他起身越過那位文士後,對方?挑了?挑眉看著他走進募兵處的身影這才對著隱藏在暗處的幾?個同僚揮手示意,原本一直對準了?沈時川要害處的弓箭這才放了?下來,看著他走進了?募兵處。
危險解除。
那人早在沈時川來的時候就發現了?他,見他蹲守良久還以?為是?哪裡的勢力過來打探情況,或者想要搞點破壞。
差點就想把他抓進來拷打一番了?,沒想到他自己倒是?老實進來了?。
臨時設立的募兵處雖然並不起眼,出於對於江南各勢力的妥協,沒有大張旗鼓的通告全城,只是?默默的佇立在一旁。
這個辦事點的作用,其實主要還是?募兵的,選材只是?順便,因此整個大堂就只坐著一個人,隔壁的募兵處倒是?人聲?鼎沸。
沈時川表明?了?想要入京參加選材考核的事,招募的人只是?核驗了?他的戶籍,讓他當面背了?點四書五經的內容,確認無誤不是?文盲後,就直接拿出一個木牌子,在上面寫寫畫畫,然後遞給?沈時川。
“拿著這個去隔壁的客棧住宿,不要錢,明?天早上的馬車去州府集合!”說完那人就低頭繼續寫寫畫畫,和旁邊的算盤進行死磕,沒有理會沈時川的意思。
沈時川倒是?從對方?尖銳的嗓音中察覺了?什麼,但是?也沒有多說,只是?拎著木牌準備去隔壁的客棧。
旁邊一牆之隔的是募兵處可比他這熱鬧的多,有問待遇的,有問安家銀的,還有問出發時間的,以?及戰功核算標準的,還有問脫奴籍的,也有瞞著父母偷偷過來報名結果因為年紀不夠,必須父母過來簽字,然後被追過來的父母打的哭爹喊孃的,還有以?抓捕逃奴名義要帶走已經報名的富戶……
多方?對峙,但是?募兵處卻處理的有條有理,有文有武,數十名穿戴精良計程車兵朝天放了?幾?槍,瞬間就震住了那群吵吵鬧鬧的人。
然後再和追捕逃奴的人商量價格,直接用銀錢買斷下人的身契,他們軟硬兼施,不少的人只好就此放棄。
而這些人將被重新登記入冊,只是?身份從奴隸變成?了?流民,再遷入軍戶。
讓旁邊的沈時川看的有些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