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江南 “胡大人,這次抓回來的海盜是不……
“胡大人, 這次抓回?來的海盜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嘉娜一邊清點著船上的物資,一邊看著旁邊被捆的嚴嚴實實的一群海盜。
自從宋時匆匆離開大琉球,還帶了大批的吏員以及新兵以及物資去支援京師後, 琉球地區就交到了胡泉和嘉娜的手裡。
胡泉心虛的摸摸鼻子,不敢看嘉娜的眼神:“哎, 我們基隆港的海船每天線上上巡邏,能抓的海盜都抓的差不多了。”
總不能說是他訓練火炮的時候下手過重?,導致不少人直接被炸死了吧。
嘉娜看著那?些被燻黑的戰利品:“您抓回?來的海盜和您使用的火炮量比例有?點差距過大了!現在金礦和鐵礦那?邊還是很缺苦役的,下次別這樣了。”
胡泉哈哈一笑,臉上沒有?一絲尷尬的神情:“下次一定?不會了,這次只是這一批的海盜比較難收拾……”
忙著給宋時寫信的嘉娜最終還是沒說什麼,好在今天萬物工坊研究了數月之久的紡紗機終於突破了, 在這個好訊息的助力下,其他的小問題倒是沒那?麼大了。
當初小琉球的國王跑路以後,身為祝女的嘉娜在宋時的支援下,成為了小琉球的掌控者,隨著宋時定?下的政策,在嘉娜的協助下推廣開來,整個小琉球從一開始的破敗頹唐的戰後景象開始變得欣欣向榮起來。
小琉球的興衰一直都是和大魏息息相關的,當大魏興盛時, 小琉球作為海上貿易的節點,就算當當個停泊港口都能大賺一筆。而當大魏陷入戰亂時, 小琉球同樣也很難自保。
是以, 小琉球一直和大魏非常親近。
琉球的天氣和氣溫適合種?植水稻與紅薯,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已經足夠自給自足了,産出的蔗糖和硫磺也是大魏的必需品,隨著大琉球的局勢穩定?下來, 永明城的各種?工坊搬遷過來,小琉球也成重?新為了海上貿易的重?要節點。
日本還在戰亂時期,對外的糧食進口也成了大頭?,更不用說其他的東西了,在胡泉持續不斷的掃蕩下,之前原本在海上興風作浪的海盜全部消失不見?,雙港的礦區倒是多了不少知名不具的苦役。
幾次硬碰硬都輸了以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也都暫時選擇了退避,生意還是照做,至少表面上還是遵守著宋時定?下來的貿易規則,沒有?逾越的意思,老老實實拿著大琉球上發布的商貿文牒進行繳稅,只是和之前佔據大琉球各地港口的情況相比就沒有?那?麼方便了,傳教更是不用說了。
在小琉球表現優異的嘉娜很快就被提拔到了大琉球,協助宋時處理內政,而接替嘉娜處理小琉球事務的人則成了田川松。
宋時已經打好了大琉球的基礎,嘉娜這邊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推進就可以了,防禦作戰方面有?胡泉在也能鎮的住場子。
早年的琉球只是一個土著眾多原始蠻荒的島嶼,即使是海盜和大魏的居民過來,也只是想?著開墾一些田地或者是借用港口貿易暫時停放貨物,而宋時搬過來以後,不僅以雙港為基地大量的採購糧食和物資,還源源不斷的産出除了茶葉和瓷器以外的貿易商品,尤其是玻璃器具,在工坊的不斷研究之下,已經研究出了鋼化玻璃,已經可以對外輸出更高階的奢侈品。
隨著航運技術的提高,之前的小船遠洋模式已經慢慢被拋棄,起碼在南海地區是這樣。
宋時的船隊並?不是直接從雙港到蘇門答臘進行採購,而是像以前的絲綢之路一樣,中間分佈著無數的節點,每一程都由不同的船隊銜接,在節點的附近買地安置倉庫。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航運的風險,挺高了物資的流轉數量。
之前的時候因為距離遙遠,從南洋和西洋運送過來的東西大多是像絲綢香料之類的,重?量輕而價格貴,有?了當地的流轉倉就可以運輸更多的物資,像棉花糧食之類原本佔據船艙空間比較大的物資也能配比運輸。
因為宋時的官方身份,聯合了紅旗幫的海上關系,在節點附近設立的倉庫成為了大魏海商的最佳安全點。
畢竟比起宋時的貿易額,他們的那?點資産,確實不值得貪圖,雖然還沒有?正式跨入南洋,但是拉著官方身份設定的站點對於南洋各國的勢力本身就是一種?威懾力。
宋時收到大琉球的信件的時候,賀章已經帶著人馬提前去了山西的關隘做準備了。
其實不用左家軍找上門來,宋時這邊也已經打算過段時間就對闖王動手。過了年後很快就是春耕,既要準備春耕,又要調集物資,宋時忙的不可開交,但是在收到大琉球的信後還是忍不住找龔敬提了一嘴。
龔敬不是特別理解宋時為什麼對於紡織這麼看重?,在他看來紡織最多就是和軍裝的質量掛鈎。
宋時搖了搖頭:“雙港這邊河流眾多,沒有?冰凍期,雖然夏季炎熱,但是一年四季都能利用上,因此在永明城突破的水碓技術在雙港能派上了大用處。”
龔敬自然知道水碓技術在煉鋼的速度上發揮的優勢,軍隊中大量的盔甲和兵器都是在這個技術突破後跟著大量供應上的,他也跟著點了點頭?。
她繼續道:“不管是煉鋼還是拉磨,它幾乎能解決一半以上的人力消耗,而且可以日夜不停,身毒的棉花正透過海上貿易的路線源源不斷的運輸到雙港,原始的織布方式已經滿足不了雙港的需求了。我們需要把紡織的成本壓到最低的同時也將人力的使用減到最少,只有?這樣才能打過江南那?邊更加廉價的布料,將人口從那?些重?複的奴役中解放出來。”
龔敬陷入了沉思:“你是說江南的那?些奴工?”
自古以來,江南地區紡織業成風,除了絲綢以外,還産出了大半個大魏的棉麻布匹,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幾乎無可替代。
他們低廉的成本下是奴工們的斑斑血淚,雖然大魏開國時就規定?了庶民不能蓄奴,官宦之家的奴僕也有?規定?的人數,《大魏律》中明確規定?了禁止典賣奴婢和逼良為奴的條款。
不過,當帝國崩潰的時候,不管出發點有?多好的政策,最後都會因為法紀廢弛和執行失利而變得面目全非。
江南地區,由於數百年的開發加上海上貿易的興盛,早已成為了富貴鄉,隨著近些年的天災頻頻,蓄奴情況越發的嚴重?起來。比如先?帝時期的閣老就蓄養過上千女奴,讓其在自家的紡織工坊幹活,年紀大了之後再轉手賣出,再比如手藝高超的繡娘或者其他技術人才則納為妾室,禁錮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