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汪一嫂 大琉球島和小琉球國相距並不遠……
大?琉球島和?小琉球國相距並不遠, 鄭一盛三天?後就到了大?琉球的淡水港,這裡是鄭氏商行在大?琉球佔據的港口?之一,一開始曾經被西?班牙人佔據取名聖多?明各城, 不過被鄭一官趕走了去了不遠處的雞籠港築城,與淡水港中?間只隔著一座山。
其次鄭家還佔據了位於大?琉球中?間的北港, 這裡是漢人最早到達以及開拓的港口?。位於澎湖列島的對面,最適合福建地區的人口?轉移,也?是紅旗幫或者說鄭氏商行最重要的據點之一。
從淡水港到北港,大?琉球的主要中?心位置還是把控在鄭氏的手裡,但是兩端卻並不安穩。
畢竟大?琉球雖然大?,左邊是高山,只有右邊才地勢平緩一些, 適合的港口?卻不多?。
位於大?琉球北段最遠處的雞籠港,地理?位置最為優越,三面環山,面朝東海,。數十年前就已經被西?班牙遠徵隊所佔據,並且在此地修築了聖薩爾瓦多?城,成為西?班牙攔截荷蘭與日本商船的最佳據點。
而大?琉球最南端的安平港,和?呂宋隔海相望, 最近兩年剛剛被來自馬尼拉的荷蘭人佔據了,並且在上面修建了熱蘭遮城, 是荷蘭在亞洲最重要的殖民中?心以及主要港口?。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一南一北盤踞在大?琉球的兩端, 而鄭氏則佔據了大?琉球中?間的位置,若有若無的分開了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直接交彙,在兩方?的敵對勢力中?保持了平衡。
大?琉球氣候濕熱,雨熱同期, 植被豐富卻也?瘴氣密佈,西?邊的土地還算平整,越往東邊開墾越難。
隨著近些年大?魏的天?災人禍不斷,陸陸續續有著不少的大?魏百姓一葉浮舟渡海求生,只為在這裡找到一塊能夠開墾的土地,而原本住在大?琉球的高山族,一步步的隱藏在森林和?右側的高山之上,時不時販賣一些鹿皮和?巨大?的喬木給漢人,也?給西?班牙人和?荷蘭人。
剛剛和?嶺南紅旗幫的汪一嫂船隊打了一仗,鄭一官狼狽的整隊休憩在淡水港,剛好接到了從琉球國帶著陳漁親筆書信的弟弟,他沒有在意田川松說要留在琉球國的訊息,只是淡淡的問了一句孩子的情況,得到確定的訊息後也?不再關注。反而專注的看起來了陳漁所寫的那些移民條款,尤其是上面的那句:願與君一同,剪除夷寇、剿平諸盜。
這是妥妥的招安辭令。
紅旗幫的領頭之爭已經到白熱化的程度,鄭一官和?汪一嫂各自已經是刀劍相向的程度了,畢竟一個是汪一的義子,另一個是汪一的妻子,都是在紅旗幫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從法禮上來說,也?都有繼承紅旗幫的資格。
汪一嫂佔據著嶺南到南洋的航運路線,而鄭一官則固守著馬尼拉到日本的航運路線,雙方?爭的有來有回。正是因為過於旗鼓相當,紅旗幫的普通民眾也?很分裂,不管選誰好像都有些不對,因此最近一年已經有越來越分散的趨勢了。
原本是一定要掙個你死我活的,但是隨著永明城的海軍不斷入侵原本鄭氏商行的地盤,而鄭氏在勢弱的同時又有了另一個選擇!
如果大?魏的官方?勢力願意招安海盜入伍呢?
如果鄭氏能加入大?魏,那麼鄭一官搖身一變就能成為官方?勢力,依照他對於海上的熟悉程度,以及對於大?琉球以及周邊的把控,即使是被招安了,大?琉球也?只是會變成鄭氏的大?琉球。不管誰過來,都還是需要熟悉海情的鄭氏來幫忙。
至於對方?所說的移民政策,鄭氏這些年來也?一直都在偷偷運送閩地的流民,如果漢人太少,蠻夷勢重,鄭氏也?守不住大?琉球,只是大?琉球氣候濕熱,太容易産生時疫和?瘧疾了,加之水土不服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鄭氏努力了十來年了,運輸過來的人數也?並沒有達到預期,如果不是這些年流民遍地,天?災人禍,可?能這個人數還要再少一倍。
不過,現在還能把人數報上去換成銀子,還能有對付瘧疾的藥方?,自然是何樂而不為。
畢竟龔敬因為管理?永明城,抗擊女真人有功,已經升級為總兵了,擁有一定的自決權,直接受命於皇上,可?以上達天?聽?。據說手下的兵力僅次於李家軍和?太子的親兵,領號鎮遠都督。
他手下的副總兵陳漁親筆寫的書信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畢竟他們都是武將,相比喜歡卸磨殺驢的文臣多?少也?還是會顧及一些。
只是對於對方?給出的價碼,鄭一官並不是很滿意,相比雄霸一方?的梟雄,他更像是一個喜歡投機的商人,總希望在一堆的選項中?,選到最優的那個,而他認為自己,相比成為一個鎮守一方?的副總兵還有別的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