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去南方 湛藍的海水和天色交織成一片,……
湛藍的海水和天色交織成一片, 腥鹹的海風吹起受力的五張大帆,將這數艘裝滿貨物?的寶船吹的飛速向前。
寶船上巨大的帆布中影影綽綽的站著數名矯健的身影,在桅杆之上自如行走, 時不時的調整一下帆布的受力位置,讓船在無垠的海上沿著“之”字型曲折的往目的地行駛。
在風向不合適的時候, 熟練的水手就會這樣?調整好船上的風帆位置,讓自己的船依舊能憑借風力順利抵達目的地。
宋時和數名水手一起,在甲板上忙碌的爬上爬下,好不容易結束了這一波改帆,大家才順著繩索從桅杆上滑了下來。
“船長!還?有多久能到烈港?”宋時忍不住再次問了一遍旁邊的船長陳漁。
陳漁不想搭理她?,但是?看到腰上宋時送的千裡鏡,還?是?不得不重複一句:“還?要三天!”
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就對烈港那麼?感?興趣, 要知道之前離開永明城第一站,他們就直奔日本的石見銀礦,那可是?個大銀礦,整艘寶船上,現?在一半都裝上了石見出産的銀子。
全程,宋時都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讓陳漁一直暗暗咂舌,尋思自己的定力還?比不上才不到15的孩子。
這個真不怪宋時, 主?要是?現?代冶金技術提升以後,直接把白銀幹成白菜價了, 甚至都不配被直接開採, 成為提煉其他稀有金屬的副産品,徹底退出了貨幣市場幾百年了。就算有人買了當裝飾品,也嫌它容易氧化。
要是?宋時進的是?個金礦,那態度可能就不一樣?了。
從永明城出發至今已經三個月了。
而為了這次出行, 宋時更是?在永明城足足準備了兩年,從寶船的建造到水手的訓練,海路圖以及周邊勢力的分佈,加上永明城內部的事務打理,宋時已經等?的頭發都能順利挽成髻了。
從永明城建成開始,開春時間一年比一年晚,第一年還?是?五月份才開春,9月就開始入冬,極端的低溫讓冬小麥無法存活,只能在短短的四個月的化凍期加緊種植春小麥。
雖然宋時全力推廣海外的良種,並且說了天氣?可能會導致小麥減産,但是?出於對於陌生糧食的恐懼以及對於小麥的渴望,很多剛分到田地的農戶還?是?偷偷的種上了更多的小麥。
好在第一年良種的育種並不多,起碼不夠把所有的土地都種上,宋時抓著巡邏隊,連續三個月確定所有的良種都陸續下種沒?有被破壞以後,也管不了其他的農戶偷偷種什?麼?了,能多種一點是?一點,沒?有什?麼?能比糧食更重要了。
春小麥育苗抽穗期間不斷有極端天氣?,過低的氣?溫,時不時的冰雹,凍雨。
不出意外的減産了。正常情況下,一畝春小麥大概能達到一石100公斤),而如今,即使?在黑土地的加持之下,卻也不足5鬥50公斤)。
九月春小麥收獲的時候,看著大半幹癟的麥穗,無數的農戶無不痛心疾首。
好在紅薯的成熟期就在春小麥的後面,當黑土地裡翻出來一窩一窩比拳頭還?要大的紅薯後,農戶們懸著的心終於還?是?放下來了。
雖然低氣?溫對大部分的紅薯産量影響不小,不過很幸運的有一種白薯絲毫沒?有畏懼低溫,反而在這肥沃疏鬆的土壤中茁壯生長。
挖完紅薯,大部分的送入磨坊磨成粉漿,做成其他製品後。
緊接在後面的是?土豆,雖然比不上紅薯,而且對地的肥力消耗也不少,但是?永明城暫時最不缺的就是?黑土地,整體收獲還?是?非常樂觀。
原本因為小麥減産還?面有憂色的農戶們徹底放心下來,畢竟土豆的口感?比紅薯更好,也更容易飽腹一些,紅薯吃多了會燒心,而做成粉條雖然方便儲存可惜不太抗餓。
等?到九月底就降下了第一場初雪的時候,收獲期最長的六穀子也終於成熟了。
最後一波六穀子收入倉庫磨成了粉後,除了一些耐寒的蔬菜,無其他主?糧作物?能抗住這氣?溫了。
經過這一年的試耕,相比需要細心呵護的春小麥,其他的三種糧食,需要付出的精力並不多,半野放的狀態下收獲就很可觀。
大量的六穀子收獲以後,磨粉的副産品漿水也源源不斷的送到了青黴素的提取室,一開春,宋時就重新給青黴素單獨建好了廠房,一遍遍的把培養青黴菌的過程簡化提純。
而除了西藥以外,李氏和宋時出去了兩次,也萌生了在山裡種藥材的想法,和軍醫商量以後,大家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