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對於宋時來說都是寶貴的生産力,永明城的人並不多?,她絕不願看到人口消耗在這樣的事?情?上。
當晚回去後,宋時做了一晚上的噩夢,她無法對這樣的情?況做到視而不見。
她的夢想需要無數的資源,但是她無法就這樣心安理得的使用。
於是,她找上了龔敬。
她願意在龔敬的手下做一顆卒子,只要她能借用他的力量,能小?小?的改變一下這個環境。
人活著,不應該是這樣的!
完成了水泥造城以?後,宋時就開始找人,改良火藥的配比和方子,讓火藥猛烈的化學變化代替人工的捶打焚燒。
礦洞矮小?難行,那?就炸寬它再加固,氧氣不夠就開挖通氣口,礦石堅硬就用火藥,引線做長。
既然人力不能完成的,就用物理吧!
而現在,她準備良久的火藥和煤炭,終於等來了朝思暮想的鐵礦。
土法煤鋼複合為主導的工業時代,即將來臨!
有了之?前銅礦和煤礦改良的經驗,加上火藥水泥這種大殺器,鐵礦唯一的問題是交通。
好在他們發現了永明城附近的那?條河的上游就離礦區並不遠,冬天?結冰了可?以?用雪橇劃過來,開春融冰後就更簡單了,永明城的港口多?的是船。
永明城雖然還?沒有完成修繕,但是沒關系,他的第一個衛星城已經規劃好了。
就在阿顏的部落,因為鐵礦太重要了。
雖然是冬天?,不過並不影響鐵礦的開採,因為這次的鐵礦儲量高,所以?可?以?地下開採,地面上雖然冰凍十尺,雪厚如棉,地下去還?算溫暖濕潤,就是每天?要注意檢查通風口別被雪蓋死?了。
每個新上任的女真?礦工都被強制要求養好一隻小?動物。
宋時倒沒真?的把人當奴隸使用,礦上的環境雖然和現代沒法比的,但是和永明城的其他的礦洞情?況一視同仁,夜課大鍋飯工時一視同仁,只是他們的人生自由和工分是沒有的,頂多?用來換吃的。
倒是如果累計提出三條以?上改善礦區效率的技術性意見,倒是可?以?成為永明城的居民,畢竟技術性人才?,還?是稀缺的。
一切準備就緒,宋時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土法煉鋼的流程,小?狼丟給了黑豹帶,賀章一開始還?送了幾次飯,後面直接丟給了奶孃照顧,天?天?沉迷在製作土法鋼爐的研究之?中。
人類的歷史就是工具分期的歷史,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走向?鐵,全世界的文明幾乎都沿著這一條路發展。
工具的進步就是文明碾壓式的飛躍。
而身處環境的礦藏卻無形之?中壓抑了這一進步的空間,中原的鐵一直都因為他的其他燃點高的金屬成分過多?,導致冶煉難度太高而無法大批次的冶煉。
青銅因為銅和錫的分佈廣泛容易獲取,且硬度遠遠高於純銅和大多?數的石頭,韌性好還?易於加工,所以?才?能主宰一個時代。
鐵器無疑是青銅的超級加倍版,但是也用了幾千年?的時間進行技術升級,直到冶煉溫度的提升,淬火和回火技術的成熟,才?慢慢讓鐵器取代了青銅。
古代並不缺技術,百煉鋼和灌鋼法,炒鋼法和滲碳法一直都有,但是這個生産效率,只能說前者屬於貴族私人定製的奢侈品,後者雖然提升的了技術和效率,但是整體和宋時想要的還?有一定的差距。
宋時想要的是流水線式的煤鋼複合型産業鏈極簡版),是可?以?借用水利,火利和少量的人力,就能源源不斷的産出優質的鋼材!
其實鋼鐵的冶煉很簡單,高溫和配比。
高溫,普通的木炭完全無法達到鋼鐵需要的溫度,加上風箱也不行,只有焦碳在高爐的環境下,能把溫度提升到1500度以?上。
焦炭就是煤在高溫下幹餾的産物,而煤的大規模普遍使用是在宋朝以?後,這也是宋之?後才?有炒菜的原因。
溫度高了,普通的軟鐵鍋容易練出來了。
而這個溫度基本上是大魏的鐵匠們現有的技術難以?企及的,他們只能提升到1200度,偶爾跳躍式的提升,但是缺始終難以?形成流水線的作業。
1200度1500度,中間的300度橫跨了兩千年?的技術壁壘,最後才?在聯軍的槍炮下被轟開,捱打了,知道落後了。
鋼鐵本質上是一種鐵和碳組成的合金,早先的歷史故事?裡面幹劍莫邪以?人祭劍,練出神兵。
其實就是圖人骨和人血中的碳元素在大火的焚燒下,少量的滲入鐵器,導致形成了鋼材,換個牛羊豬狗區別不大。
碳的含量的高低決定了生産出的合金質量,只有碳含量為0.0022.14的才?能稱得上“鋼”。
可?惜,其中的精確配比,宋時也不記得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吃了不學理科的虧,她只能一遍一遍的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