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紫竹林,無端一陣風起,吹動竹葉。
一瞬之間,整個紫竹林,都滲透出紫色的鮮血,煞是猙獰恐怖。
潮音洞內,已經遣散諸多投靠過來的仙佛神聖的觀自在菩薩從洞內赤足走出,白衣之下,乃是窈窕的身影,聖潔軀體,有種奪走所有人目光的嫵媚。
菩薩是聲,菩薩是色。
以聲色見之,以心內空空而離去。
觀自在此刻卻在見別人,目光看向蜿蜒林間的小路,紫血滲透進潮濕的泥土裡,一個腳印先出現,帶著黏稠的紫血,緩緩向著觀自在靠近,終於在距離觀自在,大約三十二步時,腳印停住。
一個身著猩紅帝袍的中年人出現。
“大……天尊。”觀自在的言語裡,有些顫動。
眼前的大天尊,與她印象裡的大天尊是很不同的。
她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沒有素日裡的閑淡自在。
“慈航,好久不見了。”中年人揹著手,靜靜地看著她,臉上有一層化不開的血光,除卻帝者的威嚴外,竟有些許說不出的詭異陰森。
“你領悟了太之道。”
“好見識,不錯,我已經領悟了一部分‘太’之道。”
觀自在震驚無比。
太之道,指的是先天五太——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極。在之下的後天五太是常人所知的金木水火土五行。
與金木水火土的後天五太之間的關系不同,五行之間是彼此呼應轉化的。
先天五太則有極大的各自獨立性。
往往掌握到先天五太中,其中某一太,便是難以想象的成就。
觀自在曾聽元始講道,元始提過,如果透過掌握五行這後天五太,逆轉先天,倒是有完整掌握先天五太的機會。
其實太之道,無窮無盡,而且隨著時代發展,也會有此長彼消。
某些時代,太極強於太易,某些時代,太初最強……
如果能完整掌握先天五太,那麼自身的“太”之道,就永遠沒有“弱”的時候。
太之道的可怕,絕不在元始之道下。
就連上清也嘗試斬出化身,掌控太初之道,甚至連無為的太清,亦有化身掌控太始、太極之道。
不過道祖終究以自身大道為根基,衍生萬道,所以即使有完整掌控五太之道的機會,也不會去嘗試。
因為完整的五太之道,不遜於道祖們自身的大道,屆時會面臨二選一的難題,到底以何種大道為主?
自然是以原先大道為主,但是先天五太齊聚,便不可能屈居於道祖之道。
便只能又出現一個道祖了。
道祖多出一個,其實也是對前面道祖的削弱。
“恭喜大天尊。”觀自在輕嘆一聲。
“喜從何來?不能領悟完整的先天五太,終歸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始終是要消亡的。如同太一……”大天尊輕輕說道。
“太一……”觀自在神情更加沉重,這是一個禁忌的名號。
太一,太易,太乙……
先天五太之道,最先出現在世間,便與太一有關。一是易,是太之道演變的起始。
太乙可以說出自太一,但嚴格意義來說,太乙也不是太一了,自成太乙之道,與佛陀為生死道敵,雙雙成道,無分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