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三清,最多的稱謂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太清道德天尊於塵世的事跡最多,其化身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立下人教,如今天庭許多仙家或多或少,都是太清老子的門徒。
自老子化胡之後,佛門方才大興,立下三世佛,與道門三清對應。
但佛門終究是模仿道門而興,以旁門起家,故而其三世佛,分為橫三世佛和縱三世佛,填滿空間和時間。
橫三世佛對應空間,分別是東方藥師琉璃佛、西方阿彌佗佛以及中央釋迦牟尼佛。縱三世佛對應時間,乃是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牟尼佛、未來彌勒佛。
其中只有阿彌佗佛和釋迦牟尼佛是道祖境界。
然而,無論是藥師佛,還是燃燈佛、彌勒佛,實則都可以說是準提道人結緣而來,故準提有萬佛之母的稱謂。
原本燃燈佛坐著萬佛之祖的位置,卻被太乙斬殺成過去佛,方有釋迦牟尼佛自老子化胡,佔據了現在和中央,成為萬佛之祖。
而釋迦牟尼佛,也就是所謂的佛陀。
所以佛門三世佛,其本身對應的是佛門三位道祖,更對應了佛門三寶,也就是佛法僧。
佛門三寶,本質上還是從道門三清啟發而來。
嚴格意義來說,道門先有三寶,再有佛門三寶。
道門三寶,便是三清,更是三個概念。
只聽得鎮元子述說三清,娓娓道來,
“元始乃盤古之謂,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靈寶是混沌生太極、化陰陽二氣之意……”
聽到鎮元子關於三清的解釋,周清心裡升起疑惑。
以他的經歷而言,元始是混沌,象徵開闢,故有陰陽。而靈寶則是對應終結、破滅,萬物歸於無……
這與鎮元子的解釋,顯然是不同的。
不過周清很快明悟,鎮元子和他不同的原因。
周清此前參悟的玉清、上清之道,乃是從物質而來的體會,可以說是以唯物的世界觀展開的。
然而鎮元子不是,他的解釋,以唯心為基礎。
故而鎮元子所講,乃是指元始為性靈之存在,本一無所有,根源混沌。
而靈寶,則是對應靈臺開闢造化,從意識的虛無混沌中,走向清明。
因此元始為“道”,靈寶為“法”,而太清為“人”。
佛法僧三寶,對應的正是道門三清的道法人。
這種說法,抽離了三清“人”的一面,將其作為了三種概念來解釋。
如道門人皆元始,佛門人皆如來,說的也可以說是同一個概念。
此外,老子一氣化三清闡發了準提道人的三教合一理念。
這也可以看出,佛門三位道祖無時無刻不在想辦法沖擊三清的地位,想要做到取而代之。
事實上,相比起道門的天仙道的高門檻,佛法廣開方便之門,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是直接將佛門的門檻,拉到幾乎不存在的地步。
起初,元始闡釋大道,需要根腳深厚之輩才能領悟,結果將道門的門檻拉得太高,靈寶才提出有教無類,又顯得過於激進,與元始在理念上沖突。
於是有了太清老子和稀泥的做法,傳下道德經,有人能從中開悟,自然也就根腳深厚了,也不限於先天的種類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