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他還得到了釘頭七箭書。 大日如來告誡眾僧之後,開始講述心經。
這是佛法精髓所在,大日如來想憑此應付即將上得山來的大敵。
其宏大的佛音,並不震耳,如涓涓細流,進入每一個僧人的心靈中,不偏不倚,只是展現佛法的高妙。
而且這次的佛音,並不針對正在上山的周清了。
只是不偏不倚地展現佛法之妙。
哪怕魔童一向對佛門有成見,此刻都不禁感慨大日如來佛法的精深奧妙。
同時,它感覺到,自己跟隨周清上山的腳步越來越遲緩。
周清的聲音恰然響起:“道法無情,佛法絕欲,其實並非要泯滅人性,而是一種慈悲的體現。”
“慈悲?我玄門也講慈悲嗎?”魔童下意識道。
它師父是太乙,正是初古宇宙開闢以來,殺性最重的一位道主,因此對慈悲二字,一向是敬謝不敏。
魔童不講慈悲,但是講義氣,所以對楊戩是有情有義,哪怕豁出命,都在所不惜。
“玄門大法,佛家大神通,稍不注意,就會對世間造成嚴重破壞。若是任性而為,哪怕恆河沙數的世界,都不夠道佛兩家的大神通者糟踐的。故而少情寡慾,便不會對天地宇宙,隨意造成破壞。”
周清很明白,當抵達一念生世界的境界時,無數鮮活的眾生,都受他舉手抬足甚至一個念頭的影響。
如果不約束自身,那對於眾生而言是莫大的不幸。
若是天生的神魔還好說,但周清以及許多大神通者,其實都是從芸芸眾生而來。
本就是人,和從螻蟻成為人,對待螻蟻的態度,天然是有區別的。
當然,這種情感,最終也可能會被徹底磨滅。
但至少現在沒有。
尤其是前世宇宙衍生出來之後,周清身上的人性愈發突出起來。
他從眾生中來,如果真成了三清,甚至最後背棄眾生,那又何嘗不是殺死了曾經的自己?
“仙佛無情無欲,便是對眾生有情。”周清輕聲道。
大雪山的雪水從他腳下流淌而過,不能打濕周清的鞋子。
周清也從足下的泥土裡,感受到大日如來的慈悲。
只是這種慈悲之下,有無數蠕動的血肉,正是大日如來,本身惡性的一面,亦是其身為妖族的一面。
周清每走一步,大日如來的慈悲之性就注入他體內一分。
無常劍秉承殺運而生。
周清的慈悲越盛,無常劍在他手中就越是沉重。
逐漸地,周清的腳印越來越深。
周圍的流水,好似無邊苦海,正在對周清施壓。
既然不肯背棄眾生,自然要承受道德的枷鎖。
魔童看不出其中的玄妙,卻本能意識到,周清好似遇到了什麼麻煩。
它見周清拿著無常劍吃力,竟主動幫周清抬起無常劍。
周清也沒拒絕。
或許他早就算到這件事,所以帶上魔童。
後面再幫魔童煉化蓮花身,便可以還掉因果,甚至魔童此前被他相救的人情,還依舊保留著。
在諸果之因的影響下,魔童亦是周清和太乙之間的一條絲線。
終於來到了雪山之巔,講道臺之下的道場,光禿禿一片。
眾多僧人看向這個自稱陸壓的年輕道人。
有人看見他手中的無常劍。
魔童則是捧劍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