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隨著周清前進,最終能取得什麼成就,實是難以限量的。
可以說,這是東海龍族迄今為止最大的福緣。
敖湯算準自己大約還有不到千年的壽元,因此打算接下來一段時間,找些有真龍血脈的大妖,培育出一頭真龍。
除此之外,它死後,龍身可以培育出一株龍鱗果樹,屆時就留給敖瑾處置了。
即是報答,也是為東海龍族結善果。
雖然敖瑾是東海龍族出身,可是再是親戚,沒有利益輸送,關系也會變淡的。
這世間永恆不變的關系,只有利益!
當然,敖湯也將自己畢生道悟交給了敖瑾。
她雖然是絕仙劍的劍靈,依舊是龍魂,一樣可以消化吸收敖湯的道悟,這對她龍魂的壯大,頗有裨益。
……
……
一座大世界,宛如浮屠。
此界又名婆娑淨土,乃是虛空宇宙中,佛門的三大核心世界之一。婆娑淨土中有如是寺,執掌婆娑淨土,亦是虛空宇宙中佛門的無上聖地,與大道宗隱約能抗衡一二。
突然之間,有佛音佛光自一間禪房生出。
那禪房裡,有個大耳多福的僧人,見到佛光出現,連忙正襟危坐。
佛光散去,乃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輕僧人。
這人正是如是寺寺主的得意弟子——三葬法師。
乃是如是寺主座下三卷經文得道,現如今已經修足五百元會法力,早已是煉虛的強者。
那三卷經文又名“談天”、“說地”、“渡鬼”。
因此三葬法師,實則有三大法身。
如今這尊法身便是渡鬼法身。
“福松見過師尊。”大耳多福的僧人正是福松,他一絲真靈自混亂星海出來,不知何故,竟到了婆娑淨土,給老和尚抓來當了徒弟。
還說他是老和尚的說地法身從混亂星海渡出來,與祂緣分早定。
老和尚在如是寺輩分極高,因此福松雖然修為低淺,卻也是如是寺的三代弟子,而如是寺內,三代弟子滿打滿算,也不過十八個,比起寺內十億佛子以及淨土中,萬億佛眾,那自是稀少到了極點。
若不是老和尚讓福松要讀完留下的十萬經藏才準出門,福松光憑現在的輩分,不說在在婆娑淨土橫著走,在諸天萬界也是極有排面的。
隨隨便便招撥出幾十上百個化神級別的老師侄,那也是等閑。
因為老和尚雖然輩分高,其實也只是如是寺主的小弟子,其中二代弟子中,不乏有合道存在,三代中,與福松同輩的,也有煉虛級別的高僧。
當然,現如今福松只是將將元嬰級別。
他也就是欠缺一個機會,不然跟同輩的三代混熟,怎麼也能認識兩三個煉虛,到時候出去混,多有排面啊。
福松還想著今後再遇到清之,在他面前嘚瑟一下呢。
三葬法師見徒弟依舊有些憊懶氣息,禁不住蹙眉,“福松,你這十萬經藏讀到哪裡了?”
福松見老和尚似乎臉色不對,小心翼翼道:“快一萬了。”
三葬法師:“快一萬?具體多少?”
福松見老和尚有發怒的趨勢,只好老實道:“正讀到三千六百卷。”
三葬法師不由拍了拍自己的額頭,嘆息道:“讀得慢也不打緊,一定要誠心。不過在此之前,為師有一件事要吩咐你去做。”
福松一聽,這豈不是可以出門了,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一臉正色道:“師尊但請吩咐好了。”
三葬法師說道:“此事也是為了讓你積攢功德,切不可懈怠。在婆娑淨土之東,有本寺一位大僧斬出的惡屍,佔據一方世界,作惡不少。為師算準它即將有一劫,你帶著這張本師如來留下的琉璃光明咒,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