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什麼東西。
清風符典是武技,而回春符典是奇技,聽起來似乎奇技比武技更厲害。
事實也是這樣,奇技的難度明顯比清風符典這門武技高。
周清參悟清風符典時,可沒消耗什麼壽命。
即使有,那也沒多少,反正養生主都懶得顯示。
如果他正常參悟回春符典,不說一年,半年估計是要的,才能達到現在的理解程度。
雖然損失了一年壽命,實際上卻是節省下更多的時間。
如此說來,應該是養生主透過消耗壽命的方式,來加速了他參悟回春符典的過程,並且從他思維的活躍和敏銳程度來看,可能某種精神層面的東西也因此受益,如果強行要解釋,那就是養神的進度提升了。
讀書養神,練武養身。
這次養神的過程,明顯拿走了一些養身的成果,於是體現在壽命的削減上。
練武,養身,養神?
周清明顯察覺出一種遞進的關系。
讀書是養神的方式,而養神則如大樹,根植於養身的土地上,從中汲取養分。
他那次靈魂出竅,差點大病一場,自是與此有關。
周清趁著精神旺盛,在屋中打了一遍五禽戲,活絡筋骨。
後面用了知善送來的早餐,再到了大殿,準備正式加入清福宮,成為在家修行的居士。
入門的儀式,並非在清福宮的大殿裡,而在一間小閣樓。
福松盤坐在蒲團上,背後有祖師畫像,他笑道:“師弟,咱們清福宮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世俗禮法。你不用去大殿授籙,在這裡拜過祖師就成。”
周清依言,在知善的指點下向祖師畫像行禮。
行禮完畢,福松繼續開口:“師弟,你是在家修行,就不用給你取道號了,但私下裡,我給你名字後加個‘之’字,如果遇見修行中人,可用此名,平日裡則照舊。”
“之”用在名字的字尾,乃是用來表明對道教的信仰。
譬如王羲之、王獻之、王凝之……,周清對此早有了解。
除了表明宗教信仰外,其實之也無任何實際意義了,所謂周清之,也不算得真名。
入門儀式完成。
福松眯著眼,上下打量周清,說道:“師弟,你年紀輕輕,怎麼有些氣血不足。”
周清聞言,便知這個二師兄眼光不是一般的毒辣。
他身體虧空,正也是氣血不足的體現。
周清於是照實說了以前的事。
福松:“原來你還沒滿十五歲,要八月十五才滿。月滿之夜出生,如此說來,你小時候家境確實不錯,往後則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月缺則圓,現在日子倒是又好起來。”
周清:“正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福松眼睛一亮,“師弟到底是個才子,這句話聽著很有意思,境界高遠。”他隨即又道:“師弟有些家學,難怪我看你有些功夫在身,咱們清福宮不禁止帶藝投師,何況你都不是授籙的弟子。只是練功夫,一個人修習,萬一出了差錯,可不得了。我先看看你練的功夫如何。”
周清知曉,連林小姐都看得出他身上有功夫,何況福松,因此本就沒打算隱瞞。而且周清正也想從這個世界的武學高人身上,得到指點。
昨日福松雖然出場有點洋相,可最後穩住身形那一下,雙手在滑倒的情況下,反抓進牆體,立住根腳,足見功底,非同泛泛之輩。
此外,大抵是林小姐錢使到位了,福松還挺負責任的,沒有隻給周清一個名義。其大抵也有因為周清讀書人身份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