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科考結果 最終,夏琰和丹梅達成……
最終, 夏琰和丹梅達成了雙方都很滿意?的交易。
首先是修建交易商道,夏國與丹梅相隔了約七百公裡的直徑距離。
這距離對現?代來說不?算太遠,但?在連官道都沒有, 四處都需要上山入地去開荒的古代,七百公裡的直徑距離會因?為上山下河峽谷斷崖等原因?迴旋盤繞, 最終不?知得?再拉長?多少公裡。
所幸這相隔的七百公裡直徑距離中,有三百多公裡是屬于丹梅附屬國敷延的。
敷延恰好位於夏國與丹梅的直徑距離之間,挨著丹梅東部?邊境。
因?為每年?都要上貢各種物資給丹梅,所以敷延內有直通丹梅的道路,商道只需修道敷延境內就好。
七百多公裡的直徑距離減去敷延境內的三百多公裡,真正?需要花重功夫修路的,只剩下四百多公裡。
別小看這四百多公裡, 畢竟這是直徑距離。
等到真正?開修,因?各種地理原因?需要曲折、上山、下河、入谷等等原因?而?盤繞迴旋的距離都算上後,這四百多公裡的距離不?知會被拉長?多少。
而?且這四百多公裡上也?橫亙著兩個三等弱國。
它?們?的情況比夏國最初的狀態還差,沒有宗主國,內部?分裂嚴重,正?經的皇室早已被幹掉,剩下各藩王佞臣在各自奪權,非常混亂。
夏琰之前在系統地圖上也?看到過這倆小國很多次, 但?因?為倆國內部?勢力一直忙於內戰,沒招惹過周邊國家, 夏琰當?時忙著奪權, 也?沒時間去研究它?們?。
可現?在,要把商道從夏國西部?關口直修到敷延境內,就必須穿過這兩個小國境內。
因?兩小國境內已經四分五裂,想找個主權人進?行商談的辦法是基本行不?通的。
所以夏琰得?用一些?其他辦法。
不?過想從這兩小國混亂的土地上拿到一條道開路, 對現?在的夏國來說已並不?是什麼難事。
夏琰把這事兒交給了楊禦。
建立商道本就屬於商部?的事,楊禦又有軍部?權職,直接讓他帶兵去和這兩個小國內的分裂勢力“商談”就好。
總之不?管是用洽談、交易還是武力的辦法,只要能?從這倆小國裡拿到一條安全便捷的道路修商道就行。
擺平兩小國和修商道的事,夏國都直接全部?包攬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夏琰腦子忽然發昏錢多人傻,而?是因?為其中牽扯到的各方面潛在利益太多了。
首先,能?快速修建超長?官道的能?力,現?在只有夏國有,夏琰也?暫不?打算把這項技術交易出去。
她手裡雖然沒有修路神器水泥,但?系統給的粘黏劑有堪比水泥的作用,所以她打算直接用這個粘黏劑去快速修建一條又結實又耐用的官道。
等官道修建好後,不?管是路面還是路周邊的驛站,使用權全自然也?都歸她夏國所有,相當?於變相擴寬了夏國在境外原本沒有的管轄權,提升了夏國對周邊勢力地域的影響與控制力,未來夏琰若想去西部?開拓地盤,這條商道驛站就能?起到大用。
且商道本身就是用來賺錢的東西,未來不?管是夏琰想從這條商道上拓寬出其他東西,還是直接利用商道驛站做生意?賺錢,利潤收益也?全都是歸夏國自己所有。
丹梅不?懂修路,國內經濟差,對商業研究不?深,不?懂夏琰想到的這些?深層次彎彎道道。且夏琰修路也?並不?需要她們?多做什麼,她們?自然沒理由不?答應。
商道的修建確定好了,接下來是交易專案。
丹梅最急迫的是她們?的伊濮江洪災與大片沼澤地危險又無法使用的難題。
夏琰能?幫她們?解決這兩大問題,但?解決辦法還在她腦子裡,她身為夏國女帝不?可能?離開夏國親自去丹梅幫她們?處理。
所以夏琰讓丹梅影媠帶著眾使在夏國先留住一個月,夏琰會在夏京城內專門劃分出一個區域供未來各國來使居住,丹梅影媠帶著她的人住進?去就是。
接著,她會在工部?分出一批人,教導他們?處理泛濫大江和沼澤地的辦法,並在夏國境內先找幾處地方試試,比如?沼澤地頗多的幽鄲郡等等。
正?好夏國首次大科考結束後能?為她選拔出許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