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者皇後也。”
三王府。
李琚坐在書房裡處理政事,他才見了戶部的主事,還沒有來得及清閑一會兒,工部的人又捧著摺子來了。他還不是東宮儲君呢,都已經忙的焦頭爛額了。
仔細想想,他都已經好些時日沒有見到寶釧了。
他默默的嘆了一口氣,命苦啊。
“主子。”白松走進書房。
李琚頭也不抬,聽到是他的聲音,隨口問道,“白正呢?是不是又去了相府?等回頭你問問他,他到底是王府的總管,還是相府的?”
“主子您這話酸溜溜的,小人聽著像是嫉妒。”
“胡說,本王會嫉妒他!”李琚咬牙切齒,嫉妒,他當時是十分的嫉妒,不過也幸好白正去的勤快,才能方便他和王寶釧書信來往。
“主子,劉義將軍回來了,他回來不久,劉夫人就進宮求見了皇後。”白松收斂了嬉皮笑臉的笑容,恭敬的道。
“回來了。”李琚放下手中的筆,若有所思,看來劉義在邊城盤桓多日,找不到出關的機會,所以回來找皇後商量對策。
他體諒劉義這一番忠心,不過眼下還不是讓西涼王認祖歸宗的好時機。
“下去吧,傳信給玉門關的陳將軍,讓他放機靈些。”
“是,主子。”白松應聲退下。
當日,皇後從徐夫人手上接過玉佩,趁著皇上高興,就拿著玉佩跟皇上說了西涼的事情。
皇上認為玉佩是劉妃之物,不過他對西涼王是大皇子的事情存疑。
“皇上,這玉佩就是證據,豈能作假,皇上不妨寫下國書,命人送去西涼?”皇後建議。
皇上心中有了盤算,如今他只有李琚一子,李琚公然頂撞他,還敢陽奉陰違,這朝臣大都成了他的門客。
此時若是能找回大皇子,那他就不是一個選擇了。於是他打算按照皇後的意思,私下派人去西涼和西涼王接觸。
他這個主意還沒打定,隔天李琚就主動跟他說起西涼王的事情,並且將之前京城認親的風波都推到了二王爺身上。
李琚再三請求皇上一定要早些寫下國書,召見西涼王。畢竟皇室血脈是李氏的大事,不容有失,更不能讓大皇子流落異地他國。
皇上愣住,他沒想到李琚居然對這件事情如此的上心。
可見李琚說的懇切,甚至聯合幾名朝臣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李琚還說他事先已經私下寫信送去西涼,只可恨西涼屢屢犯邊,這信件輾轉流離,也不知道傳到西涼王手中沒有。
皇上大為感動,深以為李琚真的無心儲君之位。
他立刻寫下國書,讓人送去西涼。這西涼王若真是他流落民間的大皇子,他不但能對死去劉妃有個交代,更可以輕易收服西涼,一舉兩得。
國書和信件在李琚的力促之下,當日便送出了京城,只可惜京城的人不知道,這些東西在邊城被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