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政通人和
初春,仍舊帶著幾縷料峭的春風,送來些許寒意。
盛京內,草色遙看近卻無,已然有了幾分喜慶的春意,朝堂之內,一片肅穆。
如今當朝皇上在位到現在,勉強稱得上一句政通人和,蕭昶行並非昏聵無能的帝王,沉迷於女色,只是他身上依然有著絕大多數帝王都會有的一切品質。
猜疑、陰晴不定……
他身穿正紅色龍袍坐在大殿中,文武百官陳列成隊,人人噤若寒蟬,落針可聞。
曾有傳聞道,大夏四王爺赫連覺予將帶著使臣入大夙,有和親之意。
正因為此事,蕭昶行的神色晦暗不定。
和親之意,本就是兩國不睦,用和親之法來博取一線和平。前朝有幾位公主都被送出去和親,甚至今朝,大殿之上,也同樣有一位和親被遣返回來的郡主。
蕭昶行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扳指,漆黑眼底的光反倒是令人捉摸不透。當今聖上的心思,哪裡會有這麼好摸透,居高望遠,他的視線從龍椅之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群臣的臉,將所有人任何細微的表情變化都盡收眼底,他緩緩開口道:“聽聞大夏四皇子入大夙有和親之意,不知眾愛卿有何見解?”
朝堂內,自然也分著不同的黨派之爭。
只是想來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沒有僭越到他頭上去,沒必要一定要水至清則無魚。
揣摩聖心乃是文武百官都會做的事情,在皇帝發話之後,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道作何回答。
卻也不知道,對和親的態度,陛下究竟是樂意為之還是反對。
“依老臣之見,既然大夏有和親之意,不如順水推舟,大夙邊關百姓早就對此苦不堪言,頻頻遭受侵擾,若是以和親換來百年和平,又何嘗不是大功一件,更何況,兩軍交戰,受苦受累的仍是百姓,還望陛下對此事定要深思熟慮。”太子太傅乃是三朝老臣,如今早已年逾花甲,滿頭白發如染霜雪,他是個堅定不移的主和派,若是能不打仗,自然要避免。
自古兩軍交戰,都要耗費大量的兵力物力人力,倘若再嚴重一些,甚至可能讓一個國家百年內一蹶不振。
僅僅犧牲一個女子來換取國家的長治久安,自然並無不可。更何況此事,為國為民,乃是一件大喜事。
只是如今陛下子嗣不豐,幾位公主要麼嫁為人婦,要麼只有幾歲,並沒有適齡的公主。
此話一出,倒是傳出一片迎合之意。
“臣附議,若是能以女子換來兩國相安無事數十年,實在是上上之策。”
“早先便聽聞大夏兵壯馬肥,頻頻侵擾邊關百姓,和親倒是一個好計策,好教我大夙血脈慢慢與之交融。短時間內不顯,可若是十年之後,幾十年之後,百年之後呢?大夏已然是我大夙的囊中之物。”